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3—2024中国数据资产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流通管理制度是规范数据资产市场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数据资源化是无序原始数据有序汇聚的关键过程,数据产品化是数据资产大规模增值的驱动力,数据资产化是企业数据价值实现的核心,数据资本化是基于金融手段实现的价值跃迁,数据基建全流程保障数据资产市场化流通。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数据资产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数据权属难以界定,产权保护面临困难;数据价值衡量困难,交易机制有待完善;交易规则和标准缺乏,市场壁垒亟待破除,条块分割及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市场流通机制不完善,监管体系有待优化等。

《报告》认为,在数据资产化实施路径方面,需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理解。数据资源化阶段完成原始数据的获取与加工,筛选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数据产品化阶段从客户场景、业务应用出发应用算力算法加工数据资源,为数据形成资产奠定基础。数据资产化阶段是以拓展数据经济效益和应用赋能为导向的进一步价值提升。数据资本化阶段是基于数据资产收益及价值共识,赋予数据金融属性。

《报告》提出,创新数据产权制度体系,有效避免数据产权纠纷,建立数据流通存证溯源体系,应用区块链等技术保障数据上链存证;完善交易评估体系,促进数据资产价值转化,分类选取数据资产评估方法,定期更新评估结果,准确反映数据价值;优化交易市场规则体系,畅通数据资产流通渠道,统筹数据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可联合地方建立“逻辑一体、物理分散”的一体化交易平台;健全监管体系和基础设施,保障数据资产安全交易,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制定数据交易合规和风险控制制度,确保合法合规进行交易。

《报告》认为,在数据基础设施方面,要为数据市场化流通提供底层支持,包括数据网络设施、存储设施和算力、流通及安全保障设施等,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服务。此外,要结合外部政策体系和底层数据设施,全面分析数据资产市场化现状,从创新数据产权制度体系、完善交易评估体系、优化交易市场规则体系、健全监管体系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推动数据资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邮电报、网信河北

编辑:丽莉

校对:艾辰

审核:龙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