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英魂寄千万雄鹰翱翔神州,

尽智魄载十亿慧芯呼唤华夏。

——《国务院给予江上舟同志挽联》

01

前沿导读

2024年6月21日,华为举办了鸿蒙NEXT 星河版的开发者大会。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搞自研手机操作系统,最接近成功的一个项目。

曾经也有人开发过自研的手机操作系统,并且也搭建了配套的软件生态设施,但是在申报软件著作权的时候,被我们自己人否决了。

02

陈榕与科泰

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陈榕,从美国回到北京,跟几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科泰公司,开始研究移动操作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榕在清华毕业之后,公派到美国攻读研究生。他走了一条比较偏僻的路线,研究unix操作系统。

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这些年中,他还参与了世界上第一个用C++语言实现的操作系统choices的研发。

1992年,陈榕加入了美国微软研究院,继续在操作系统领域进行深耕,几年后还参与了IE浏览器的设计工作。

从技术水平和个人经历来说,陈榕在当年的国内属于顶级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2年,科泰公司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上海市高管江上舟早就想着在上海搞一个团队,主攻研发操作系统,陈榕和科泰公司成为了他重点关注对象。

在科泰遇到瓶颈之后,江上舟来到北京,找到陈榕进行商讨,邀请陈榕去上海发展。

并且上海市的相关部门人员也过来北京跟陈榕进行接洽,非常支持科泰公司的研发项目。

2003年,科泰公司决定将公司搬迁到上海。

科泰公司落地上海之后,江上舟将科泰公司的自研操作系统列为科教兴市的重点扶持项目,各机构将政策贯彻落实,极大推进了科泰公司扎根上海市的速度。

03

科泰自研系统

陈榕还在微软的时候,他经历了微软NET技术的规划和设计工作,采用基于字节码的虚拟机来实现软件即服务的理想。全新的技术革新,带来的软件生态也是革新的项目。

从系统软件最基础的架构开始做起,从头构建一个面向于消费市场的软件基础设施,这个工作量相当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泰落户上海市之后,陈榕便打算在3G时代打造出一款自研的手机操作系统。

第二年,在“中国芯工程”成果报告会上,科泰作为手机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者与展讯、大唐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由此,科泰正式步入TD-SCDMA领域。

TD-SCDMA是国产技术,需要配套的软件产业链与它进行协同发展,陈榕的科泰成为了最佳合作伙伴。背靠大唐,科泰也拿到了来自于政府的支持。

科泰和TD-SCDMA的中国公司可以互相提供彼此间都能够适应的本土化、零距离的交流和服务,进而在产品研发上能够创造出更容易整合的整体软件架构,以及便于查错、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认证体系。

因此,可以说两者之间有着很好的互补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年之后,科泰公司的第一款智能手机打造完成。

据科泰公司表示:

从手机开机的第一行代码,写到了几乎最后一行代码,其中包括启动程序、自行研发的操作系统内核、图形系统、文件系统、浏览器、数据库,包括测试程序、测试工具等总共上千万行代码。 从陈榕等人创业算起,一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操作系统,100个人写了7年才完成。

在陈榕等人去相关部门申报软件著作权的时候,上海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看都没看,直接就否定了科泰公司的研发成功,将材料扔了回来说:“中国没有任何单位的软件写过这么多,肯定不是你们自己做的。”

没有人知道这个项目后续的发展情况,陈榕也在许多年之后转头去开发亦来云开源项目了,科泰公司的自研手机操作系统项目就这样不了了之。

往期经典回顾:10万+阅读量

往期经典回顾:100万+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