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6月25日消息(记者 俞烨 通讯员 毛飞英 邬知廷)三年前,宁波北仑的挂职干部们跨越2000多公里,从江南水乡到高山草甸,倾其智、劳其力、尽其责、解其囊,开启了新一轮的东西部协作,助力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实现一乡一特色,奏响产业兴旺“交响曲”。

如今,北仑的风,不仅吹到了美姑,更吹遍了美姑。每年度提供财政援助资金6000万元,计划外资金援助200万元,重点保障产业、劳务、民生等领域;以产业协作为主,共实施项目超40个,重点突出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协作、教育和医疗等民生事业帮扶;已吸纳美姑县劳动力来仑就业1500余名,其中脱贫人员637名……同心合力绘就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新画卷,正在北仑和美姑大地徐徐展开、向好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工中的北仑美姑综合产业园(央广网发 邬知廷 摄)

园区赋能 激活发展新动能

“咚咚咚……”在北仑美姑综合产业园内,挖掘机不停运转,基坑开挖、回填,边坡处理等各项施工分区域同步展开,建设有序推进。

2021年,美姑县与北仑区签订共建协议,将美姑县现代综合产业园区拉马园区打造成北仑美姑综合产业园,规划总面积4064亩,主要为农副产品加工、轻工业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加工和远景预留四大功能板块,目前已有苦荞加工厂、青贮饲料厂、蛋鸡厂3家企业入驻。

在建设初期,为掌握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对乡村和农户开展帮扶,北仑驻美姑工作小组组长,美姑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声波一有时间就走出办公室,前往项目现场,走进农户家中,与当地干部、驻村书记、脱贫户聊发展、想出路、话家常,共商发展。

“美姑的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园区的建设,就是希望美姑可以有一个引擎一般的平台,来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从而为美姑工业经济作出更多发展。”李声波说。

下步,园区将继续推进园区主干道、肉制品加工厂、服装加工厂、中草药加工厂、园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将美姑县的土地资源、环境、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和宁波的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紧密结合。

品牌打造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我们家种植了32亩左右的黄桃,去年16亩的挂果,收入在4.5万元左右,也是增加了一份收入。”美姑县黄桃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罗格阿林看着满园挂满枝头的黄桃兴奋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补乡内种植的黄桃(央广网发 毛飞英 摄)

2021年,在北仑区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下,美姑县典补乡整合利用东西部协作北仑区对口援助30万电商项目资金,在典补村、则合姑村、莫吉村种植黄桃。

“试种成功后,我们和驻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进行动员,尤其是针对村里的脱贫监测户。”美姑县典补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谢成才说。

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学习,典补乡的黄桃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80亩扩大到如今的2000亩,已带动四个村的近1000户老百姓种植黄桃,不仅促进了当地老百姓增收,还成了驱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关键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补乡内的桃林(央广网发 邬知廷 摄)

“在两地共同推动下,美姑县的巴普镇埂则村成了美姑花椒种植特色示范村,峨曲古乡雷觉莫社区建立起了高山娃娃菜种植园区。”美姑县政府办副主任、挂职干部潘越说。

文旅带动 探索全域旅游

“以前要跑很远才能上班,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了,很方便。”美姑县龙门乡瓦古觉村的龙门庄园内,马海石里正在厨房和包厢来回奔波,忙着上菜。

2023年,瓦古觉村与北仑结缘,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利用农家乐作为启动键,围绕村集体经济这一强大驱动力,闯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姑县风景(央广网发 邬知廷 摄)

今年3月13日,龙门乡第一家集美食、休闲于一体的农家乐正式营业,开业以来平均月收入达7万元左右。根据规划,农庄在开业首年将给予村集体3万元的直接经济分红,分红机制设计为逐年递增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增长与村民长远福祉的提升。

“我们有着独特的旅游项目,例如孔明寨名胜古迹,所以在种植业、养殖业外,我们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从而增加村集体的收入。”龙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阿苏达石说。

如今,发展工业经济的拉马镇工业园区,以黄桃作为主要产业的典补乡,致力于发展农家乐的龙门乡瓦古觉村,发展苹果特色产业的巴普镇埂则村……品质帮扶、筑巢引凤、携手共富,无不诉说着北仑美姑两地的携手共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