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最想试的车型榜单里,有一个或许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品牌占据了一席之地,那就是奇瑞。

都说它是“理工男”,据闻个个外表平平无奇,其实身怀绝技,又是技术又是品质什么的,如果你不是一个单纯的“颜控”,或多或少都会对它有点兴趣吧。

然而,要想试到它的新车实在太难了!车源无论是租赁APP还是店里的试驾车都极其难找。前者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或许买奇瑞的人真的都很低调吧;后者则是因为我目前遇到过的奇瑞经销商,质量都有些参差不齐,有时候别说试驾车了,哪怕是新款车都难得一见……这和奇瑞传说中的所谓“理工男”形象,的确颇为契合。

所以,能在一个装潢良好的新店里,逮到一台新鲜滚烫的新奇瑞试驾车,对于其它人来说不知道难不难,反正对我来说挺难的。

要试到一台奇瑞不容易,要一眼看中一台奇瑞,更不容易。

星途或许还好,奇瑞母品牌的车型审美,有时候真的让人难以恭维,尤其是这个主打插混的“风云参数图片)”系列,虽然说是“油改混”,但是近距离看过这台风云T9之后,我真的很怀疑它们到底在设计上投了多少钱……

给瑞虎9换上一张如此木讷的脸,改造就结束了……这估计是我近年来见过最随便对付的造型设计,没有之一。在“面子工程”上,奇瑞看起来真的是不舍得多投一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如果你单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它的话,它的车身做工的确不错,我仔细检查了翼子板和发动机盖、前后车门B柱下的镀铬饰条、还有尾灯的门缝“接壤”处等几个位置,都没有露出明显的破绽。当然这是展厅车的情况,具体到其它车辆上是不是一回事也不好说,但至少还能一定程度上,说明车身表面的装配水平的。

毕竟有很多品牌的展车,都到了不能细看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饰同样是平平无奇,横贯式的T字形中控台设计、小仪表屏+大中控屏的经典搭配,已经是烂大街的设计套路了,但起码比外观看上去要协调不少。

中控台的木纹装饰表面贴合均匀,而且用手按压各处也没有明显的形变和异响。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控台和两侧门板的接缝,明显要比不少知名友商精细一些,肉眼观察之下两侧的宽度、对齐的位置也是能够保证基本对称的。

电动座椅调节的实体控件设置在了两侧门板上沿的前端,类似于奔驰的设计风格。这种做法是好是坏我个人觉得见仁见智:看着挺独特而且做工更显精巧,新车主也容易上手;但是这么一来也导致门板需要两种不同的方案,同时对于按键的表面处理要求也更严格了,也就是成本更高了,而且我觉得实际用起来也不如直接设置在坐垫一侧顺手。

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主驾座椅的腰托过于突出了,有点膈人,好在包裹性非常不错。另外前排座椅的安装点偏高,不过对于SUV来说依然是正常水平,而且哪怕降到最低位置,也能很轻松看清整个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向盘的环身比较大,而且包裹了皮革,虽然摸上去不算细腻,但是摩擦力很足,只是这个造型……看上去有点像是新款的五菱?还有就是两侧的触控键,手感和反应速度比较一般,如果能换回实体按键就好了,哪怕是单片软性材质包裹整个表面的类型也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车机的HMI采用了典型的大壁纸+下方快捷卡片+底部Dock栏的布局,一看就像是鸿蒙风格,好在屏幕细腻、分辨率也很清晰,快速拖拉地图也不会卡,而且内部的菜单层级分类很合理,交互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上了电子怀挡之后,手肘垫前方腾出来的位置,成为了驾驶模式切换、能量模式切换和空调设置的物理控件操作区域,用起来更加就手。不过这几个按键的造型设计实在是太随便了……不但样式老气,而且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浪费了钢琴烤漆和镀铬饰条的用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扶手箱的容积还是挺可观的,而且利用了空调的风道,做成了低成本的冷暖储藏箱的设计,并且带有调节风量的旋钮。这样的设计现在也开始逐渐普遍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排空间对于一台4.8米车长的座驾来说,还算是比较合理的,考虑到它还有7座版本,对于身高1.74米的我来说,至少能够保证二排有两拳左右的腿部空间。而且座椅的坐垫角度恰到好处,长度也充裕,可以说是这个价位里为数不多能够完整保证大腿承托的国产车之一了。

不过,后排腰托的问题比起前排更加明显,填充物过于厚实,以至于乘坐感似乎有些偏硬,尤其是7座版的车型,二排座椅非常明显的偏硬,5座版的后排会略好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顶配的7座版车型,二排支持电动前后调节及靠背调节,而且和前排一样,都能够通过门板扶手上的物理控件进行操作,这一点非常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onsole后方,除了后排出风口外,还带有两个USB口,其中一个是Type-A,另一个是Type-C,细节做得很到位。中央的部分根据不同配置有所区分,中低配是储物格,只有顶配是后排空调的调节面板,但是功能并不多,只有风量的调节功能,再多给个温度调节就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奇瑞也从别的角度给出了另外一些贴心的设计,除了Console下的出风口之外,B柱上也有额外的出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尾厢方面,官方给出的标称容积非常大,5座版车型标准状态下达到815L,实际看上去也的确是又大又宽敞,加上能够基本放平的后排座椅,搞个1米8的大床出来估计也不成问题。

而且尾厢的地板也是和门槛基本平齐的,户外露营的时候坐在尾厢门槛上就很方便了。不过尾厢的门槛偏高了一点。另外,在顶配的7座版本上尾厢侧壁带有控制二排和三排电动翻折的开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静态乍看之下,可以说是粗中有细,那么到了动态,它的确算得上是惊艳了。

至少可以说,它的动态表现,放眼二十万以下的价位,都是可以排前列的。虽然坐姿偏高,没法获得那种沉浸式的操控体验,但是它的确是个“驾驶者之车”,甚至有些宝马平替的感觉。

首先是动力的标定,经济模式下的油门线性度非常高,而且无论是Tip-in还是Tip-out,该给就给、该撤就撤,绝不拖泥带水,只要不急于超车,给出的动力输出完全能掌控住大部分市区场景;

标准模式下会更加积极,通过深踩能够给出一种不紧不慢、底气很足的加速感觉,而且加速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出发动机介入时的额外动静;而运动模式下更偏重响应性和动力爆发,同时Tip-in/Tip-out下的顿挫也会更明显。这种性格分明却都很完善的标定,实在是像足了宝马的燃油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向的风格,很像是手感略轻的液压转向系统,除了回正的阻尼略大、速度对我来说略慢一点、掉头的半径偏大之外,就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了。虚位合理、手感顺滑、随角度的阻尼变化很均匀,路感也足够清晰,同时还能保证低速下挪车的手感减轻。

悬架更是紧致,韧性十足、富有紧绷感,对于细碎震动的处理干脆利落,过一些比较大的颠簸,偶尔后轴会有一点余震,但是也能迅速收紧。更出色的地方在于过弯时的侧倾抑制,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台高度超过1.7米的SUV。

顶配的四条固铂轮胎,胎宽达到了245mm,抓地力非常出色,用超过50km/h的车速去挑战一些半径偏小的匝道也不是问题,只是日常行驶的胎噪会偏大一些。不过中低配车型给的是玛吉斯的Victra Sport 5,胎宽缩窄到235mm,然而这也是一套主打运动的公路性能胎。看得出奇瑞对底盘的确非常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驾仕总结:

这台风云T9,的确正如传闻中的奇瑞形象一样,好的地方都要靠近距离捕捉,缺乏能够第一眼吸引人的“外显”部分。

理性层面它做得都足够优秀,然而它的“面子工程”却做得颇为拉垮。哪怕能多花点时间,打磨一下前脸的造型,让人多入目几分,它都不需要甩出一个只有13万的入门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拖奇瑞后腿的地方还有很多:混乱的销售渠道、糟糕的门店体验、拗口的车型名字、老气的造型……但我相信,绝不会是它的产品素质。如今奇瑞也算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了,在一些国家火出圈。

不过,要想它在国内也火起来,建议挖一个像比亚迪的艾格那样的设计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