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尹馨

从“走一走”到“歇一歇”,民宿是旅游发展最好的空间载体。

作为最能展现昆明本土风貌和文化特色的业态之一,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滇池度假区”)的民宿行业乘势而起,借山、借水、借景建设精品民宿,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住宿产品供给。2023年至今,滇池度假区等级旅游民宿共接待游客59831人次,营业收入588.86万元。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等级旅游民宿,让民宿行业规范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的滇池畔,波光潋滟,风景优美。人民网 尹馨摄

近日,《度假区党建助推文旅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发布,把加强和推进文旅民宿行业党建作为2024年滇池度假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凝聚党建合力齐抓共管、整合行业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形成“党建搭台、行业发力、企业奔赴、群众欢迎”的文旅行业党建工作品牌,助推滇池度假区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的途涂客栈。人民网 尹馨摄

党建引领 让民宿“站上舞台”

午后,趁着新一波客人还没到,涂霞和员工一起将前厅党建书架上的图书拿下来整理,又补充了几本介绍云南普洱茶的书籍。“‘党建书架’是途涂客栈的一大特色,我们希望精选有贴近性、内容丰富的书籍,全方位展示云南的风土人情,将人文和住宿结合,打造‘旅途中的家’。”涂霞说。

重庆妹子涂霞曾在全球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的管理岗位任职。2014年,她到昆明旅游,第一站前往滇池,然后就再也“离不开”了。她创立云南大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开了滇池度假区的第一家民宿“途涂客栈”。

“一开始有原木风格的房间16间,2015年又扩大规模,房间增加到22间。”涂霞说,借助滇池度假区的区位和生态优势,客栈开业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多年来,平均入住率在70%以上。

在滇池度假区海埂片区,民宿分布以茶文化大观园为中心,向周边小区辐射。目前形成了昆明故城、茶文化大观园、滇池卫城欣街坊、香樟十六坊、观景路等代表性的精品酒店及民宿集群,其中丙级旅游民宿4家。2016年,云南大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成立,涂霞组建工作团队,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形成了“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途涂客栈开展宋代制香点香活动。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滇池度假区加强对民宿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将民宿行业党建工作纳入旅游行业重点工作统筹,强化党组织建设。“除了日常的‘三会一课’,我们还在滇池度假区党工委、‘两新’组织党委的关怀下,开展了参观远征军博物馆、昆明东川公益行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履行社会职责,不断增强党员的身份认同感,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文旅行业党建品牌。”涂霞说。

目前,大图酒店管理公司旗下已有9家门店相继开业,并获得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民宿明星奖”等奖项。2020年昆明旅游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了“昆明市旅游民宿与精品酒店协会”,该公司参与了协会筹备,并担任协会副会长单位。

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旅游住宿是关键要素。今年5月,滇池度假区通过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摸底调研,制定印发《度假区党建助推文旅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在滇池度假区文旅投促局成立文旅民宿行业党总支,设委员5名,涂霞任党委委员。

“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民宿行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涂霞对此深有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园湖居文化民宿的院落中有20余件从汉代到明清时期的石雕、石刻。人民网 尹馨摄

以文塑旅 发挥品牌效应

夏日的滇池畔,水波潋滟,满目青翠。

19点刚过,一场诉说着诗和远方的音乐会,在云园湖居文化民宿上演,唱响了滇池度假区文旅融合的“好声音”。

云园湖居文化民宿位于滇池度假区云南民族村昆明故城内,主理人王玫梅从贵州移居昆明,致力于将民宿的经营融于活态的文化格局之中。步入云园,园内雕梁画栋、溪石有声,苍郁古朴的桂树之下,散布着20余件从汉代到明清时期的石雕、石刻;推门入室,更是清雅异常,每间客房犹如书斋,砌书置笔,简而儒雅。有旅客来此住宿,惊叹“住进了一个书院式的博物馆”。

在王玫梅看来,中式生活美学场景的落地,与立体的、活态的文化气质培育密不可分。为此,王玫梅积极与滇池度假区工、青、妇组织联合,结合行业特点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包括与共青团昆明市委“青春昆明”策拍十二期国风昆明文化景区专题;举行“同心筑未来 明日更精彩”困境妇女亲子家庭联谊、亲子阅读会等。有时,王玫梅也会亲自上阵,主讲文化、艺术、文物鉴定等相关内容,让旅客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之中,赏景休闲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园湖居文化民宿也是一个小型博物馆。人民网 尹馨摄

打造“党建+民宿+文化”多产业融合精品,是滇池度假区近年来聚焦省、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推进旅游产品提质增效的重点方向。以云园湖居文化民宿为代表,滇池度假区深入挖掘民宿中的文化特色,以品牌效应带动文旅的经济增长,通过讲好故事、植入情怀、融入文化、交流互动等,建立民宿经营者与游客的长久关系。

“云园设计之初,得到了当地文旅部门的指点和帮助。”王玫梅说,“我希望每位旅客都能在这里感受滇池度假区优美的风光和特色文化资源,更能从传统文化之中获得精神力量。”

自2022年9月9日起,王玫梅从民宿的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引进上海“爱碍爱”心智障碍青年就业项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担承与推动本地公益品牌“云公益”的创建、培育与拓展。

日前,在江苏无锡举办的第八届2022—2023中国旅游住宿业金光奖颁奖典礼上,云园湖居文化民宿荣膺“杰出精品民宿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蘅芷院酒店保留了白墙青瓦一照壁的白族建筑风格。受访者供图

人才培养 打造“深度服务”

白墙青瓦一照壁,玲珑宅院白族情,这本属于大理的景致,同样藏在昆明滇池畔的一座百年大宅中。

昆明蘅芷院酒店负责人李文颖介绍,民宿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理白族风格院落群,因为喜欢这个院子,李文颖把一砖一瓦、一柱一梁拆卸编号,按原尺寸进行复原,整个重建过程历时3年。项目总占地12.8亩,整个大院布局了4个独立院落,每个院落都保留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原貌。

为打破人们对一般民宿“档次低、管理差”的印象,蘅芷院提出“回归服务”理念,民宿管家应运而生。“24间客房都实现了‘一对一’的24小时特色管家服务。”李文颖用专业的酒店管理模式来培训团队,通过鼓励普通党员和企业员工按月参加团建活动、会议交流等方式,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开展岗位竞优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李文颖看来,滇池度假区民宿客栈的蓬勃发展,既离不开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更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2017年,滇池度假区率先在昆明市开展民宿客栈管理工作,出台《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民宿客栈管理办法(试行)》,对辖区民宿客栈申办审批、环保、监督管理、经营规范、法律责任、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让民宿客栈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不止是蘅芷院,滇池度假区还牵线多家民宿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酒店管理、数字化运营等民宿人才。云南大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与攀枝花学院党委联合,在途涂客栈设立了攀枝花学院实习基地,为人才的提供和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滇池度假区坚持‘党建带民宿发展,民宿强党建质效’的思路,强化行业人才政治引领。健全完善民宿人才资源信息库,以民宿产业企业家及经营管理等高端人才为重点,拓宽人才发展空间。”滇池度假区文旅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滇池度假区将建立文旅民宿行业党总支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需求清单和任务清单,定期解决企业诉求和困难。同时,助力提升民宿行业整体素质和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为滇池度假区民宿行业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民宿管家,进一步提升民宿企业竞争力及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