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波兰宣布将在6月22日至6月26日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随后,中国外交部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在此次会晤期间,双方将签署一系列文件。这表明,中国与波兰可能已经就合作协议的细节达成一致,只待双方领导人正式签署。

然而,由于波兰最近主要忙于在多个西方国家之间奔波,并积极支持乌克兰,扮演“反俄先锋”的角色。所以,他此次的访华计划一经公布便让外界大感意外,认为中波似乎没有太多合作空间。但实际上,波兰总统对中国的访问次数相当频繁。

早在2015年,刚刚就任波兰总统的杜达就来华访问,共计待了五天时间,造访了中国多个城市,并与中国签署了三项合作协议。包括在2022年,当一众西方领导人拒绝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时,杜达却坚持来华访问,并表示虽然波兰跟美国交好,但同样希望与中国交朋友。所以算下来,这已经是杜达任内的第三次访华。

但前几次不同的是,杜达的这次访华行,正值中欧关系紧张之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兰总统杜达)

欧盟在明知有成员国反对的情况下,坚持通过了对中国电动车征税的决定,而且税点高达38.1%。虽然欧盟极力为自己辩解,称此举旨在抵御中国“不公平”的补贴政策,保护欧洲市场不受到中国廉价电动车的影响,但难以遮掩其对中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策略。

在这种背景下,杜达跑来与中国来谈合作,难免会遭盟友的不满,甚至会被视为是对欧盟的“背叛”,让欧盟对中国的围堵大打折扣。而杜达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来华访问,主要还是为了三件事。

首先,正如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因为欧盟坚持对中国电动车征税,导致中欧关系再度变得紧张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欧盟的来者不善,中方的反制也很迅速,立马宣布要对欧盟的猪肉和猪肉副食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这样互相出招的态势,很可能引发中欧之间新一轮的贸易争端,导致既定合作受到影响。而就在一个月之前,中国零跑汽车刚刚与斯特兰蒂斯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准备进军欧洲市场,并计划于今年10月份推出首款车型,目标销量为5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猪肉市场)

为支持这一计划,斯特兰蒂斯集团选择在波兰建立工厂,这对波兰而言是个好消息。但随着欧盟的征税措施实施,中国企业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其进入欧洲市场的计划,甚至可能完全撤回。这将使波兰期待已久的汽车工厂化为泡影。因此,波兰总统杜达此行,很可能是为了向中国表明友好态度,以确保该项合作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而让波兰感到头疼的事,还不止这一件。

就在中国宣布限制欧盟猪肉进口的前一周,波兰国家猪肉委员会已经向政府发出呼吁,希望增加对中国的猪肉出口。他们认为,这将有助于稳定国内猪肉价格并提升波兰在国际上的地位。

作为一个农业强国,波兰在谷物、猪肉的生产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波兰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还将大量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包括中国。因此,如果中欧在农业出口方面出现竞争,波兰无疑会受到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波兰总统杜达主动访问中国,可以视作是一种减低潜在风险的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欧班列带动波兰经济发展)

最后,波兰位于中欧的心脏地带,东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西邻德国,南靠捷克和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波兰成为连接欧亚两大陆的交通枢纽,尤其是在中欧班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给波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同时,通过中欧班列,波兰可以更快速、直接地从中国进口商品,增加了贸易便利性和效率,促进了波兰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贸易关系。而随着中欧班列的不断增加,波兰正逐渐巩固其作为欧洲重要物流和货运中心的地位。因此,在当前中欧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波兰采取积极行动来华争取利益,避免被波及显得尤为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国,波兰找上中国,是希望巩固其在中欧班列中的货运枢纽地位,如果中方对欧盟反制波及波兰,难保其不会在其中搞小动作,对此我们也要提防谨慎。

而这件事,也再次暴露出虽然欧盟成员国在表面上团结一致,但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利益考量。毕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在当前欧洲右翼势力上升的背景下,是否能争取到于中国的合作,对于提升本国经济、缓解民众不满至关重要。因此,所谓的欧盟对华围堵策略,若没有实质性合作支持,最终可能自行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