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测试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中,有消息称,在进行了约2周的维护检查后,福建舰再次悄然更换了泊位,疑似在为开启第三次海试做准备。如果福建舰真的在未来几天内出海,就将创下中国航母海试的新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外开源平台上出现的福建舰最新图片】

从海外开源平台上出现的最新图片来看,福建舰已经离开了之前在造船厂进行舾装与系泊试验的泊位,转移到了另外一处港口泊位上。而在首次海试之前,福建舰同样进行了一次泊位变更。

在福建舰抵达这一泊位后,一艘被称为“航母奶妈”的901型综合补给舰停靠到了福建舰身边的泊位上,从图片上看,两艘船之间似乎有输油管或者钢缆连接,大概率是在进行横向补给作业。

在舰船停泊在港内,物资完全的可以直接上船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不必专门调动综合补给舰进行这种港内的横向补给作业。

一般都是在舰船刚刚修建或者检修完毕,即将出海测试的时候,相关部门才会进行这种港内的横向补给作业,一面对输油管线等装置进行检测,一面进行补给工作,省去一些中间环节,缩短出海测试前的准备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呼伦湖舰为山东舰进行港内横向补给】

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第六次海试前,901型补给舰呼伦湖舰就为其进行过港内的横向补给。2022年夏天,山东舰完成短期返厂保养重返大洋之前,也是由呼伦湖舰为其进行的港内横向补给。

也正是因为这艘901型补给舰的出现,外界现在普遍认为,福建舰也是在进行相关测试,准备进行第三次海试,且在此次海试之中,中国海军可能会派出一艘补给舰跟随福建舰出海,进行更加细致的海上补给测试。

同时,在最新的图片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福建舰的前部甲板上放置着舰载机全尺寸模型,从外观上看应该是一架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这无疑从侧面证明了,专门为电磁弹射航母研制的空警-600已经完成了研发,中国海军已经在为这款新型舰载机上舰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舰的前部甲板上放有一架空警600舰载机的全尺寸模型】

这一模型的出现,也预示着福建舰第三次海试的测试内容有可能发生变化。在之前的两次海试之中,福建舰的主要测试方向是动力、电力等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自身的航行能力。因此,在出海之前相关部门都清空了甲板,没有携带任何舰载机模型。

但使用全尺寸的舰载机模型,在航行之中不断改变航向、变换舰载机位置,进行重心位移测试,确定航母相关的倾斜指标,检验航母在海上的航行平稳性,又是航母海试中重要的一环。相关部门现在再次舰载机的全尺寸模型放到福建舰上,便很有可能是要在第三次海试中,进行相关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假如福建舰真的在未来几周内出海,那么这艘航母就将以不到3个月内组织3次海试的成绩,创下中国航母乃至全球航母海试的一个测试速度纪录。要知道,辽宁舰、山东舰的前两次海试间隔都在3个月左右,完成三次海试基本都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宁舰与山东舰的前两次海试间隔时间都在3个月左右】

作为全球吨位最大常规动力航母的福建舰,能够如此高效率的进行测试,一方面证明了,这艘船只的建造工艺精良,在前两次海试中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辽宁舰与山东舰,中国海军与军工部门已经积攒了一定的航母海试经验,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加快海试进度。

更重要的是,作为我国首艘使用平直甲板设计,并采用电磁弹射等先进技术的航母,福建舰将会在我国的航母发展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辽宁舰、山东舰一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关部门不光可以在福建舰身上,积攒设计、建造经验,也有望在福建舰海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原有航母海试流程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形成一套更加完备的航母研发测试体系,确保在未来建造采用更多新技术、吨位更大的新型航母时,也能够尽量缩短相关的测试时间,更加高效地推进航母战斗力的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舰在中国航母发展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点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至关重要。毕竟,三艘航母绝对不是中国海军发展的终点。外界普遍认为,中国至少需要同时拥有6艘航母战斗群,才能够在确保本土安全的前提下,有余力出兵远海保证本国的海外利益。再加上一部分航母未来可能面临的退役等问题。中国需要尽早拥有量产航母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既包括了以南北两个舰船制造基地为核心的舰船建造能力,也包括快速测试等其他能力。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等部门加快福建舰的测试进度,是有着多重考虑的,并不是一味求快,即便是测试间隔时间进一步缩短,相关部门也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且通过这种高效率的建造与海试工作,中国也可以让外界真正看到自身的造船工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