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论中一个公式的诠释

去年想把一些文章发到一些数学的杂志社里去,一看人家要求用专用的数学软件编辑文稿。所以我就在网上和电脑城商店里寻找这个软件,找了三天也没有找见。后来在电商平台上找到了有关的书籍和“数学编辑的程序软件”,看了几天感觉太难了,我也就放弃了,不学了。

确实用常用的文档编辑数学公式太难了,甚至表达不出来。我一般是用CAD绘图软件把它做成图片发到网上。

数学问题有一点改进都是巨大的进步,不可能一次成功。但是往往标题相同了,审核又过不去了,也就发不上去了。

我为什么又写这样一篇文章,因为我感到了这是历史的伟大时刻。因为中国人几十年来最关注的“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确实被我证明了,起码是卸掉了国人的一个精神包袱。我不得不认真,我不得不重复的发出来,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对民族和历史的负责。对于我个人来讲,也无愧自己是炎黄子孙,对得起出生的这片土地,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

这个有关哥达巴赫猜想公式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Ns是素数所在的项数。

S是一个素数。

N+1 是表格上的项数。

下面我对这个公式做一个全面的诠释。

首先我们用2N+A空间,建立表格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我们确定研究的空间在自然数的2N+A空间里,用一组两个数列2N+1和2N+2表示全部自然数。

一些剽窃者也够不要脸的,使用这个概念而不敢明确指出来。

2、数列2N+1包含了除2以外的,自然数里的全部素数。当然这个数列里面素数构成的合数。

3、数列2N+2包含了自然数里面的全部偶数。

4、数列2N+2任何一个偶数都可以表示成,数列2N+1里面两个数的首尾相加。

比如,8=1+7=2+6=3+5=4+4 。

5、我们设定1也是素数,在这个数学体系里不会有什么问题。

6、把每一个素数都分别与它后面的素数相加,如,

1+1、1+3、1+5、 1+7、 …1+S1…(2不包含在内)

3+3、3+5、3+7、 3+11、…3+S3…

5+5、5+7、 5+11、5+13、…5+S5…

7+7、7+11、7+13、7+17、…7+S7…

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偶数级数,如下

1+S1、3+S3、5+S5、7+S7……

把这些偶数数列合并到一起,就是

ΣS+2N+1 可以整理成

2ΣNs+(S+1)/2 (公式 1)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把数列2N+1里面的每一个素数与它自身和它后面的素数分别两两相加,就形成一个偶数级数,把这些级数再次合并到一起。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公式1与偶数数列2N+2做一个比较,看一看这个偶数级数的和,是不是全部包含在了这个偶数的数列里?

把公式可以整理成

Σ[Ns+(S+1)/2] ≥ N+1 (公式2)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公式。

Ns是数列2N+1所有素数所在的项数,比如,N=0、1、2、3、5、6、8、9……

它不能填满N+1也就是表格顶部的项数。

但是确定一个项数后,比如素数5,它所在的项数是2,它的后面都要加上这些数,

(7+1)/2、(11+1)/2、(13+1)/2、(17+1)/2……

形式就是,2+4、5、7……

7的项数是3,它的后面也要加上(S+1)/2无穷多的数。

这样Σ[Ns+(S+1)/2]就远远大于N+1,就是1、2、3、4……(N+1)这个项数了。

这个公式2两边乘2就是:

自然数里全部的素数两两相加,满足偶数数列2N+2。

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因为这个证明方法简单、明确、优美,所以我特别向国人推荐!

再次强调内容可以使用,但是必须注明出处。任何形式的剽窃。包括思想的剽窃都是卑鄙无耻下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6月25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