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开启之后,六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4.53%,本轮汽、柴油价格预计上涨195元/吨。每升油价将上涨约0.15-0.17元,普通家用车油箱容积约50升,加满一箱油将多花费7.5元到8.5元。

调整时间是6月27日24时,今明后三天里可以提前规划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不通的问题

问:

最近都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多高,都快接近一半,自主品牌甚至超过七成!燃油车少了这么多,为什么油价不降反升呢?

今天看到最有趣的提问就是这一个,想来确实会有许多汽车爱好者对这种现象感到好奇与不解;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用油的车少了那油价就应该降低才对,可是用油的车并没有少许多。其实最近有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相关话题基本都来自自主品牌,在相关的文章或视频里往往只讲电动或混动汽车的销量有多高和燃油车的销量下滑了多少,其中无一去讲“存量占比”的概念。

看似如火如荼的电动和混动汽车到底有多少?

汽车保有量的统计是以“年”为单位,新能源汽车截止到2023年末的保有量是2041万辆,真的有很多哦;但是汽车总保有量是巨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存量占比仅仅为总保有量的6.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的100辆新增汽车里有100辆要加油,现在的100辆新增汽车里有93辆需要加油,加油站只少了七个新增用户;并且这七个新增用户还都是消费很低的家用汽车,真正的大用户(商用车)基本没有丢失,那么加油站会因为少了这七个实际无足轻重的新增用户而去刻意以调整商品价格或商品定价策略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重点:新增燃油车

对于加油站而言燃油车的整体保有量还在持续增长,其用户人群还在持续扩大,说白了就是需要加油的车辆依然是越来越多;只是曾经一年的增量是“新增100%-报废车辆”,而现在的增量无非是“新增93.93%-报废车辆”,只要新增量大于报废量则需要加油的车还在增加,油价则更没有大幅下调的理由。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势确实惊人,可是销量和保有量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高。

并且汽车是耐用性很强的工业产品,这些燃油车不会快速的被替换,所以加油站的压力客观上并不大,至少不会受到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过多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需比例可调

石油不仅能提炼汽油,大量的石油用于工业生产,汽车消耗的石油占比同样不高;在汽车里燃油消耗量的生力军是商用车,家用车的占比也不是很夸张。重点是石油可以提炼出柴油、煤油、重油、润滑油、沥青、丙烷和丁烷等等,相信大多数汽车爱好者都听过“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这句话,现在应该能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炼油厂自然可以按照不同领域的需求去调整产能,当加油站对汽油的需求降低时,那就多生产柴油或其他工业生产需要的油料;结果是汽油的供需比例没有变化,价格自然也就不用变喽——石油企业也是企业,企业的初衷不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价格更低的商品,而是在合理的、允许的范围内利益最大化,所以只需要调整生产即可,没有理由去降低售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成品油价格的组成,简而言之包括五类。

  • 原料成本
  • 加工成本
  • 运营成本
  • 税费成本
  • 利润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税费成本,大约为45%,成品油里含有多种税费;所以只要成品油的销量降低也会造成税收的同步降低,可是这些税收用于多个领域的基础建设,而新能源汽车又无法却均衡,怎么办呢?当然还是要稳定成品油价,通俗来说就是消耗减少则用价格来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成品油的价格在短期内不会因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而降低,即便现在全部停产燃油车,这三亿多辆燃油车的消耗量依旧是巨大的;而且每年减少的报废车数量又不是很大,比如2023年报废汽车数量是1680万辆,实际燃油车保有量还是未降反增——仅限于增量减少,消耗量还在加大,仅此而已,所以短期内不用期望油价会有大幅调整。

就是这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