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shangwu@aksor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过一个视频,视频里男生问旁边的女生:「今年多大了?」女生扭捏地翘起一条腿,用嗲里嗲气的声音说:「刚~满~十~八~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抖音

因为声音太过稚嫩,像童音一样娇气,但这个声音又是一个打扮成熟的成年女性发出来的,不免让人觉得矫揉造作,生理不适。

凭借这个视频,夹子音又火了一把。绝大部分关于它的评价都是负面的,「装」「恶心」「想吐」,甚至上升到性骚扰和荡妇羞辱。但当我们仔细回忆,嗲里嗲气的声音以前得到的却并不是这样的评价。

夹子音本身有罪吗?它只不过变成了猎巫的方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声音好夹啊

从字面意思理解「夹子音」,就是指人夹着嗓子发声,声音尖细,说话含混不清,像还没变声的小孩子一样。

夹子音火遍全网是在2021年。博主@三十七度八 发布了视频《我买了一个小风车》,让夹子音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了4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抖音

之后又有一个夹子音视频疯传,全网模仿。视频里戴着红色蝴蝶结的女生坐在后座,对前面的男生说:「geigei,你给我买这个你女朋友不会生气吧?」

由于这个视频既搞笑又有记忆点,让人浑身难受却又忍不住想看,很快掀起了模仿热潮。夹子音二创、夹子音挑战、方言夹子音等话题层出不穷,还出现了有效夹子音和无效夹子音的区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抖音

一开始夹子音的出现还是一个可以逗笑大家的热梗,但没过多久,夹子音就只剩下「恶心」的评价。一位女主播发布周杰伦歌曲的翻唱,就因为声音轻细,评论区简直不堪入目,说她「骚」「擦边」「廉价」,甚至意淫造谣女生是性工作者。

从玩梗到网暴,这中间的跨越在于夹子音与低俗、媚男挂了钩。

其实,夹子音一开始不叫这个名字,它最初出现时名字更加低俗,直接指向女性在性生活高潮时发出的呻吟。原本就是恶臭的词语,摇身一变成了厌女意味没那么明显的夹子音,最终却还是变成了泼向女性头上的脏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捧和围剿夹子音

一些过于尖细的夹子音听感的确不好,但仅仅是不好听并不能成为夹子音被疯狂辱骂的理由。关于为什么讨厌夹子音,网友们给出了一些原因。

一是因为它接近女性在性生活中发出的声音,在私密性事里才能听到的声音被放置于公共空间,自然会引人不适;二是女生故意用所谓浪荡的声音对男生说话,明明是一个成年人,却要故作幼态,这是在讨好男性,其媚男的特点让人厌恶。

乍一听很合理,但如果我们仔细琢磨这些讨厌夹子音的理由,就会发现它其实并无根据,而全凭意淫

首先,听见女生说话嗲一点,哪怕是故意拗出来的不自然音色,就立刻联想到性爱中的呻吟,这难道不是鲁迅所写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

其次,如果只要一个女性的某种行为是男性喜欢的,这个女性就在媚男,那女性是否从生而为女性那天起就在媚男?如今人们喜欢判断女性是否在媚男,而判断标准是基于男性的好恶,男性喜欢的就是媚男,不喜欢的就不是,借此为男性划分好女人和坏女人,这本身难道不就是迎合男性的所谓「媚男」吗?

女生故意装嫩扮傻、拍一些迎合网络环境的视频,就给她们扣上媚男的帽子并施加网络暴力,是否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为这些视频买单,促使这样的视频产生的受众?没有需求,就不会有迎合的产生。

换个角度看,其实夹子音不是被一边倒地排斥,它也受到追捧。标题为夹子音鉴赏、夹子音教学、夹子音速成的视频也不在少数。人们一边骂它,一边又爱听它,还想要学会它去迎合别人。

某位学播音主持的博主还总结出了「夹子音三步走」:先模仿小孩的音色,把发声位置往前移,再加一些向外的哈气声,最后提高声调,利用鼻腔共鸣发出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抖音

又爱又骂,一边追捧一边羞辱,这操作是不是很熟悉?夹子音变得与以往所有厌女的道具一样。比如短裙,人们爱看,又骂它放荡。好女人的短裙到底能短到哪个程度,没有标准,夹子音到底夹到哪个程度才不是媚男,也没有标准,全凭看客的喜恶

「鉴夹行动」也因此越来越没有边界,只要一个女生说话声音稍微轻一点、弱一点,都会被立刻出警,打成夹子音,贴上「造作」「讨好男性」的标签。这已经不再是合理范围内的玩梗,而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猎巫行动

如果一种审判根本没有任何统一严谨的标准,那么我们再在审判里去划分好与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推翻审判。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一个女生声音嗲、细、软,我们会用「娃娃音」来形容,而这个词是更偏褒义的,娃娃音是她们的一大个人特色,比如林志玲和女子组合黑涩会美眉里的「丫头」,都因为声音甜美、像童音而受到喜爱。但当夹子音出现后,不管是声音天生甜美可爱,还是为了娱乐效果假装童音,都只剩下了「死夹子」一个形容。

女性的声音最终也被分出了好坏,人们挥舞着夹与不夹的大旗,按照个人心情随意评判,对无辜的女性发泄着恶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Giph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生娃娃音的她们不得不变声生活

夹子音出警是毫无根据的猎巫,最好的证明就是已经有不少女性遭受了无妄之灾

一些女生在社交网络上发帖说,自己天生就是娃娃音,小时候还会被夸奖称赞,遇到诗朗诵之类的活动老师也会优先考虑自己,结果最近却因为天生的音色感到苦闷。

上课朗读会被同桌骂夹子,上班听到同事偷偷议论自己声音恶心,想打盘游戏放松一下,进房间没多久就听到对面说「快走,房间里有夹子」。有女生还回忆了自己因为偏甜的嗓音被别人荡妇羞辱的经历。

四周恶意太重,女孩们感到恐惧、委屈和自我怀疑,这甚至迫使一些女孩开始刻意压低嗓子说话。但是长时间运用伪音,声带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对声带是有危害的,最终可能导致慢性咽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喉部疾病

那些因为怕被「出警」而使用伪音生活,最终患上咽喉疾病的女孩,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

当我们开始习惯性地用「夹」和「不夹」给女性分类,听到娃娃音就自动输出「死夹子」「恶心」「媚男」等话语,我们就会忘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天生是偏甜的声音。

而且即便天生不是娃娃音的人,偶尔也会有变成「夹子」的时刻。比如看到喜欢的小孩、小猫小狗、玩偶等等的时候,我们也经常自动变夹,这是因为人在舒适愉悦的状态下,音色会自然变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音只是声带的振动,是交流的方式,情绪的表达,它无法也不该与一个人的人格和道德联系在一起。

我们也应该警惕在这类事情上过于娱乐化的倾向。许多人会说ta们「只是在玩梗」「开玩笑的」,但ta们释放的恶意却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对方。当我们不断地使用「夹子」去评价别人,去鉴夹,即使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它也会让我们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

在一次次使用中,夹与不夹成为我们评判别人的唯一标准,接着而来的就是媚男、低俗的帽子,好女人与坏女人的区分,我们会在娱乐的掩盖下习惯对女性进行道德审判。而针对女性的道德审判已经够多了,从染发到裙子多短,从穿紧身裤到多晚回家……女性早已深受其害,是时候停止了。

参考文献

[1] ONE文艺生活. 多少“夹子音”女孩,正在被同性围剿[EB/OL]. (2022-10-28)[2024-01-22].https://mp.weixin.qq.com/s/3Ln4rEoMLeQy5hyTLmUNMg.

[2]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请别再说她是夹子音了[EB/OL]. (2022-11-22)[2024-01-22].https://mp.weixin.qq.com/s/hEgJZlYutJsvQI205PMb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