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老人“爱孙心切”的心理,通过冒充孙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6月24日,太原公安万柏林分局向社会发布信息,警方成功捣毁一个坐飞机专门来太原,针对高龄老人“装孙子”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区别以往的诈骗手法,犯罪团伙专门安排“骆驼”上门取钱,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警方的紧急止付。

1国外的“外孙”突然打来了电话

5月8日上午,太原市民李老太太突然接到在国外留学的“外孙”来电。这几年见面较少,老人十分想念外孙。可二人在电话里还没聊几句,“外孙”便说自己在国外惹了祸,急需一笔钱处理,并叮嘱姥姥千万不要将此事告诉姥爷和自己的父母。一听宝贝“外孙”惹了祸,李老太太当即表示自己手头有4万元钱。

“孩子,如果钱不够,我再凑凑,明天还能再取一些。”李老太太让“外孙”放心。对方表示,自己的朋友一会儿就上门取钱,并再次叮嘱此事要保密。李老太太还没回过味来,就有人敲响家门。来人自称是“外孙”的朋友,轻而易举将4万元现金取走。

当天下午,“外孙”再次来电,催促李老太太再取一些钱。事有凑巧,正赶上李老太太的儿子回家看望母亲,便接起了电话。对方刚叫了一声“姥姥”,听到是男子接电话便立即挂断。儿子感觉蹊跷,一再追问,李老太太才说出事情经过。儿子断定母亲遭遇诈骗,一再核实情况后,发现老母亲确实遭遇诈骗,当即拨打电话报了警。

网络骗子上门取现,这在以往侦办的诈骗中十分罕见,小井峪责任区刑警队当即抽调精干警力展开侦破,并向分局进行汇报。骗子如此精准定位实施诈骗,显然是有备而来,极有可能连续作案。民警调取了几天内全市的报警记录,发现5月8日当天,文庙社区也有一起类似警情。

民警上门核实,被骗走2万元的薛老太太也是一名耄耋老人,受骗经历与李老太太如出一辙。怀疑嫌疑人连续作案,民警又调取大量公共视频追查嫌疑人行踪,发现薛老太太于5月8日在大东关附近与一名80多岁的老太太见过面。民警上门查证,这名老太太被骗了6万元。而直到民警上门核实,老太太才知道上了当。

掌握相关情况后,民警连续作战,一边调取公共视频,一边展开大范围摸排,很快便将27岁的俞某甲和28岁的俞某乙抓获。经两名嫌疑人交代,他们是5月8日乘飞机来到太原市的,但他们只是“骆驼”,也就是负责上门取现的人,至于每次到哪儿、找谁拿钱完全听从“上线”的安排。

按照两人的交代,民警随即赶赴长沙,经过一番努力,将两人的上线俞某丙和张某抓获,并查扣了部分赃款。目前,4名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2 “装孙子”骗局四个步骤

目标群体:家中有孙辈在外地(或国外留学)的老年人。

话术套路:根据警方掌握的相关情况来看,目前“装孙子”的诈骗团伙,主要涵盖四个步骤。

步骤一:“孙子”打电话嘘寒问暖。骗子冒充“孙子”,先从打电话入手,问候关心“爷爷奶奶”,丝毫不提任何钱的事。骗子打起亲情牌来,“爷爷奶奶”心里乐开花了:学业这么忙,“孝顺孙儿”还不忘关心老人家,对他们嘘寒问暖,心里很是感动。骗子会通过此举,筛选一批高质量“目标”。

步骤二:接到“孙子”求助电话,有求必应。放松警惕的老人再次接到“孙子”的电话,“孙子”称自己把人打伤住院了,需要赔偿对方医药费。爷爷奶奶对孙子向来是隔代宠,这一类型的求助自然有求必应,马上将医药费转给“孙子”提供的“律师”或者“办案民警”的银行卡上。其间,“孙子”还会一再强调千万不要告诉家里其他人,编造更为严重的后果,持续制造紧张氛围,让老年人陷入恐慌。

步骤三:立即去银行柜台或ATM转账。老人一个人,拿着银行卡慌忙跑到银行柜台或ATM,转账到骗子指定的银行卡,直至一段时间后,询问家人,才发现自己被冒充孙子骗了。在本案中,骗子就是针对部分老人不会使用ATM,去柜台转账又容易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为了让骗局不露馅,他们专程安排“骆驼”上门取钱。

步骤四:诈骗成功后消失。一旦老年人不再汇款,或被亲友发现揭穿骗局,骗子就会立即切断所有联系消失不见,老年人很有可能因证据意识不强、反应速度较慢等错失挽损良机,或因提供的信息不全、不足,给侦查办案增加难度。

3警方提醒:多给老人普及反诈知识

鉴于最近一段时间,这类“装孙子”诈骗非常高发,并且涉案资金非常大,警方特发布提醒:年轻人要多给老年人普及反诈知识,提高防骗意识,提醒老人注意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发现老人有为晚辈转账汇款信息或行为,一定要了解核对、报警咨询;家中座机应具备来电显示功能,对于非常规号码的陌生来电要保持警惕。同时,接听电话后核实来电人身份,如声音无法辨别,可用亲友小名、生活习惯等较私密的问题提问验证。对于对方提出的各类突发状况,务必联系其他亲友进行核实,不可轻信一面之词;对于对方提出的转账汇款要求,务必与家属亲友商议后再做决定,不可直接转账汇款。如不慎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对方收款账户等关键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开展支付冻结操作,及时拦截被骗资金、尽可能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