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太多雨,冬天太寒冷

唯有夏季,是可以说走就走

简单穿个衬衫短裤

出门狂炫路边小吃摊、大排档

好好犒劳自己的胃的季节

然而也是容易吃出生命危险的季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浦东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中国经济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江苏健康广播

为了大伙能畅快享受美食

是时候让小知知给大家排排雷了

那些贼容易混进你嘴里的“毒物”

出门嘴馋了

想在路边搓一顿时

千万记住要避雷这几种东西

01

织纹螺

炎热的夏季夜晚

整瓶啤酒,嗦嗦螺蛳

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且慢!

你嗦的有可能是织纹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织纹螺是一种海洋螺类

大小大约同一个指甲盖相当

它们大概长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央广网

实际上

织纹螺早在2012年

就被国家明令禁止销售

原因就是它太毒了!

织纹螺喜欢吃

海里的有毒藻类、鱼类腐尸

因此其体内含有大量毒素

而煮沸、盐腌、日晒

都无法破坏这些毒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人民日报

如果不慎食用

短则5分钟,长则4小时

就会出现头晕呕吐

口唇、手指发麻等中毒症状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危险性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宁德市场监管

有些店家不认识,捕捞后拿出来卖

而有些则是知法犯法,知道有毒还要卖

在外嗦螺蛳,记得观察下外观

发现不对,马上通过12315举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全国12315平台

另外

这两种螺的特征也可以记一下

杀手芋螺(地纹芋螺),壳口较宽,身带赤褐色网纹,体内有毒腺,食用可致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百度百科

福寿螺,颜色偏黄,外壳较脆,个头偏大,盖头偏扁。一只福寿螺体内寄生虫可多达6000条,如“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可能头痛发烧,甚至昏迷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央视网

02

贻贝

贻贝是海鲜大排档的常客了

或许你更熟悉它的别名

海虹、青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人民网科普

贻贝喜好吃海里的单细胞藻类

于是其毒素会累积在贻贝体内

而每年的4-6月是“赤潮高峰期”

海里含有毒素的单细胞藻类非常多

贻贝体内毒素自然容易超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食安秦皇岛

麻痹性贝类毒素耐高温

意味着煮熟了也仍然带毒

食用后有肌肉麻痹、呼吸停止的风险

如果你想吃

小知知建议忍过风险高发季

再去正规超市或者农贸市场买来吃

03

蓝环章鱼

先来看一看蓝环章鱼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百度百科

如果你吃饭时没见过这种

身上带很多蓝色圆圈的章鱼

恭喜你,说明你的餐桌比较安全

蓝环章鱼是世界上最毒的章鱼之一

在我国的沿海地区有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在捕捞食用章鱼时

一不小心会顺带把它们也捞起来

混在食用章鱼堆里

有的商家不认识或者没发现

就直接给端到你桌上了

与上面两位毒物的毒素一样

它也无法通过烧熟去毒

熟透后食用仍能致命

1只蓝环章鱼所含的毒素

可以使约20人死亡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解毒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央视网

因此吃章鱼前

记住先仔细辨认一下

别直接下口

04

河豚

众所周知

河豚肉非常美味,吃过的都说好

但又众所周知

河豚毒要你命不含糊

不过话又说回来

河豚肉处理好了是能安全食用的

我们能吃到的河豚

一般是红鳍东方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百度百科

以及暗纹东方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百度百科

目前我国允许市场售卖的

只有经过专门安全加工过的河豚

河豚活鱼和整鱼是禁止售卖的

也就是说

你能在外面吃到、买到的

只能是经过专门处理

仅有可食用部位的冰冻包装河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上海网络辟谣

河豚包装上有二维码

万一出事了

也能马上追溯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上海网络辟谣

如果看到外面有店家宣传

活河豚现杀现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厦门日报

麻烦动动手指

拨打那个熟悉的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还是我

千万不要好奇或者嘴馋尝试

问问自己,能够相信这种违法的商家

有能力完全处理掉毒素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人民日报

05

圆尾鲎

在外面吃东西

要控制住自己的猎奇心理

别挑外貌长得稀奇古怪的东西吃

就像这位圆尾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搜狐网@食安北海

圆尾鲎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吃了就是犯法

它还含有剧毒

食用会导致呕吐、昏迷等症状

夏季

圆尾鲎会在沙滩繁殖

很容易被人抓走吃掉

沿海地区夏季

吃鲎中毒事件高发就是这么来的

雷已经排得差不多了

大家夏天出门觅食时记得避雷

别一不小心给自己吃出危险

如果发现违法行为

小知知建议顺手举报

一起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知知贵阳综合人民日报、央广网、中国经济网等

编辑/柴梓 责编/刘娅 审核/王营 终审/谢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