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中印边境战爆发,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印军兵团全线溃败,不得已与中国政府签订边境和平协议,保证互不侵犯。然而,在印度国内,对于这场战争的失利,尼赫鲁政府却并不愿意承担起战败的责任,更是将有关这场战争的一切报告归档并被遗忘。

直到解密了《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曾经的印军被俘少将蒂瓦里嘲讽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害怕解密这份报告,因为里面记载了中印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一、印军溃败

曾被中国军队俘虏6个月时间的印军少将蒂瓦里事后谈62年那场中印作战:

“达旺事件并非战场上的失策,这是一系列愚蠢失误的结果,与派往那里的士兵毫无关系,中国军队的袭击并非晴天霹雳。”

在印军记载牺牲数据里:

“中印战争于1962年10月20日爆发,在长达一个月的战争中,中国出动8万多名士兵来对抗大约1.1万至1.2万名印度士兵。最终1383名印度士兵在这场战争中殉难,与此同时,722名中国军人阵亡。”

蒂瓦里称:

“这场战争中遍地都是鲜血和哭声,我们很多人白白牺牲了,那些造成这一切的人应该被枪毙。”

拉坦·辛格、巴尔万特·辛格·阿卢瓦利亚、约翰·达尔维、 玛哈·辛格·里赫、蒂瓦里在布达拉宫前1963年4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中,包括印度第7步兵旅准将的达尔维将军曾向军队高层恳求撤退,因为他们无法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不想掉入死亡陷阱,但是这些请求一一被拒绝。

为此,不论是蒂瓦里还是《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中,都详细的指出,印军此次战败,政治机构和军队高层负有主要责任。因为他们让印度军队遭受了62年战争中最血腥的溃败。

在蒂瓦里看来,这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不能被原谅。

首先,印军装备和士兵素质

派去参战的印度士兵装备不良,大多都是一些二战时期使用的武器,与现代战役来说,明显落后。

而参战的印度士兵未接受过高原训练,就连王牌旅第7步兵旅,那也是在平原上参战。高原反应、恶劣气候是印军高层所没有想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军队高层思想错乱、随意发布命令

在作战过程中,很多高级将领发布了大量自相矛盾的命令,不仅令将士们疲惫不堪,而且怀疑自己出现精神错乱。

在尼赫鲁的“前进政策”中,印度东部军区对其任务和需求做了重新评估。需要沿东北边境特区的边界前沿建立多个据点,并包括空中支援以及后勤援助。

据悉,为维持前沿据点,印军国防认为需要增加一个阿萨姆步枪营,需要有工兵来建设冬季营房。

蒂瓦里表示,后来考尔中将接管了东北边境特区所有部队,命令集中精力为自己建造临时的巴沙房屋。一夜之间,蒂瓦里的团不仅需要在一个艰苦的新地区为该师提供关键的通信基础设施,而且还扮演了工程师和劳工的角色。

为照看东北边境特区约650英里长的边界线,第4师已经过度展开,因此东部军区司令部要求至少为第4师配备第4个旅。

然而,当时第4步兵师只有2个旅,它的第三个旅此前已经被送往那加兰邦,因此实际上需要向东北边境特区再加派2个旅。

值得注意的是,从1960年开始,东部军区一次又一次施压,要求更多部队进入中印边境地区。可是,直到冲突爆发,东北边境特区仍然只有欠了一个旅的第4步兵师。

显然,尼赫鲁要求深入贯彻的“前进政策”自始至终都没有执行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争可以避免

在《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中,将这场战争评为是没有必要却意义重大的边境战争。虽然尼赫鲁政府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们的失败和责任永远无法摸清。

印度大众印象里,62年中印战争一直有一个声音,即“中国无端发动了对印度的侵略战争”“印度是1962年战争的受害者”。

历史的真相却是印度尼赫鲁政府犯了严重错误,将战争强加给了中国人。

蒂瓦里称:

“他们害怕解密这份报告,因为这份文件会告诉人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搞砸了一切。”

1962年,尼赫鲁推行“前进征程”,即将改变与中国边界状况,以实现其野心和安全利益的军事蚕食与军事挑衅。

尼赫鲁向拉达克和东北特区驻军发出新的命令:

“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在那里建立哨所。”

在尼赫鲁政府认为,只有实际的控制权才会得到国际法的承认。毕竟尼赫鲁以及印度内部高层都认为,中国不可能发动这场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好像在拉达克段制造了紧张局势后,中国军队只是加以阻止,并没有进行武力对抗。直到10月11日,尼赫鲁要求印度军队发起以“解放国土”为命令的攻击,彼时,印度等同于向中国宣战。

据当时第4师指挥官尼兰詹·普拉萨德将军回忆:

“中国人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

显然,印军的料想是对的,在维护国家领土安全问题上,中国军队必将全力以赴。不得不说,中印边境战爆发,是中国不得已,忍无可忍最后次无奈作出的还击反应。

在印度军队看来,尼赫鲁坚持在有争议的、未划定的土地上设立军事哨所的鲁莽行为是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尼赫鲁的莽撞行事,造成了中印矛盾的开始。毫无任何准备的“前进政策”导致,印度高层根本不了解自身军队情况,在没有任何的准备前提下,发动这场战争,根本没有取胜的把握。甚至还白白的丢了很多印度士兵的生命。

显而易见,印度士兵对尼赫鲁“前进政策”从一开始制定到执行就遭受抵制,因为他们清楚,这一政策肯定会以印度在战场上的失败而告终。但是军方别无选择。

其实,中国一直努力希望与印度达成互利双赢的边界协议,但是印度却咄咄逼人,一再被野心和利益所蒙蔽,印度的失败应该由印度政府自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