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21日的消息,“艾森豪威尔”号航母(CVN-69)及其护航的“菲律宾海”号巡洋舰即将离开红海,回国休整。而该航母打击群的其他驱逐舰,则留下来继续应对胡塞武装的“袭船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艾森豪威尔”号航母

对于“艾森豪威尔”号离开的,自然有人会联想是不是跟胡塞武装的袭击有关。在过去的几个月,胡塞武装多次声明袭击了美国航母。至于有没有打中,没有得到明确证实。考虑到航母铁桶般的防御能力,胡塞武装那几架无人机想要打中航母,确实不大可能。

当然,这次回国后,“艾森豪威尔”号就会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之下,到时候大家都可以一探究竟。

实际上,“艾森豪威尔”号这次撤离,跟胡塞武装的袭击也是有点关系的。因为这艘航母已经在部署了8个月了,而且是在战区部署。从2023年年底,艾森豪威尔”就抵达了红海,并对抗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并且,也承担了舰载机打击胡塞武装地面目标的任务。

虽说这点强度完全不及一场正儿八经的战争,但也是紧绷着神经过日子。持续8个月,舰员们已经接近生理和精神极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塞武装那点武器不足以威胁航母取,却能让美国大兵高度紧张

这里科普一下航母的使用模式。
一艘航母服役期间有3种状态:维护、训练、部署。
维护,就是指航母在港口码头,或者船厂休整的阶段,期间会对部分设备进行拆卸、更换、升级的工作。根据维护项目的不同,这个时间长短差别很大。如果只是简单的休整,几个月就可以了;如果是大修(比如更换核燃料),那可能要一两年的时间。
训练,是指航母结束维护工作后,重新出海训练的阶段。因为维护后的航母,系统设备有变化,人员也会有变化,这都需要重新训练和磨合。这个时间,一般几个月即可,除非遇到设备故障了。
部署,是指航母结束训练后,部署到指定海域,执行任务。训练结束后,航母的战斗力达到最佳状态,才能进入部署状态,否则战斗力会打折扣。这个时间,很少会超过半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艘核动力航母,整个服役生涯有至少1/3的时间是在船厂度过的

所以,这次“艾森豪威尔”号在红海的8个月,已经是超期部署了。而且,“艾森豪威尔”号还是一艘已经服役47年的老舰,实在是不容易。

不过,红海的“袭船战”没有停歇,所以得有新的航母去替换“艾森豪威尔”号。美国海军之前宣布,要从太平洋调一艘航母过去。

美国没有说具体调哪一艘,但是太平洋目前就只有“罗斯福”号和“里根”号。其中“里根”号处于部署的末期,马上就要调回本土休整了。那么,就只有“罗斯福”号可用了。

但是,这对菲律宾可不是好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斯福号航母

“罗斯福”号过去两个月一直在南海转悠,给菲律宾撑腰。前段时间菲律宾敢那么跳,就是因为有美国的“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在背后壮胆。

不过,这次壮胆的效果似乎不怎么样。而且,6月16号之后,“罗斯福”号又北上,去到了韩国,参加与日本和韩国举行的联合军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斯福号抵达韩国的画面

本来,菲律宾还在安慰自己——“罗斯福”号只是暂时离开。但是现在美国决定调“罗斯福”号驱红海,接替“艾森豪威尔”号,直接让菲律宾梦碎了。

没有了美国航母的撑腰,还怎么在南海蹦跶呢?

说起来,菲律宾也不是第一次被卖了,怎么就不长记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