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开国大将,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他指挥华野赢得不少战役的胜利,像苏中,鲁南,莱芜等战役,还有在孟良崮战役中直接将敌人的精锐部队74师给全部歼灭,并且她们的师长张灵甫也自戕在了战场上。还有后来的济南,淮海战役,粟裕都表现的非常出色,而且敌人的有生力量也都被我军消灭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粟裕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也不是所有的战斗都能够赢得胜利,在南麻与临昫的战斗中,华野就遭遇了滑铁卢。而这两次的失败让粟裕的压力非常大,因为这个时候我军的形势不容乐观,如果不能够从中赢得优势,就很可能遭到敌人的重创。要说粟裕面临的压力为啥会这么大?除了有战场上的,另外就是来自同志们的批评,而这就使得很多人对粟裕的能力产生怀疑,就连谭震林也在信说粟裕就是非常粗心的,在战略方面没有远见。

面对这些指责,粟裕也是非常焦急的,毕竟他的能力他自己也清楚,不过就当时的局势来看,也不能全部责任都让粟裕来扛,所以在这关键时刻,有一名干部直接出来为粟裕说话,他还写了文章,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这两次作战失败的原因,而这也就让粟裕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同时也让众多人明白了,粟裕其实也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没有什么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对于华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年初的时候,他们刚刚赢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众人士气高涨,这也就让众人有了骄傲的情绪,既然她们能够消灭敌人的精锐,那之后的作战中也一定能够再消灭一支。

所以他们就在心里寻找下一个目标,然而当时我军处于内线,这样作战总会面对很多的困难,在军委的指示下,华野不得不分出兵力作战,当时陈士榘与唐亮带着三个纵队向着鲁西南发起进攻,叶飞,陶勇各种带着自己的纵队去鲁南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陈毅与粟裕就带着剩下的四个纵队在鲁中作战,如此下来华野就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就是各个指战员之前因为打了胜仗都已经有了骄傲的情绪,可是华野的兵力分散,如果再次想要作战成功就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打赢就更不容易了。

当时蒋介石派出了二十四万人,也就是十一个整编师对沂蒙山区发起进攻,华野当时还是比较骄傲的,所以就想着将胡链的11师给歼灭,他们觉得胡链的部队战斗能力应该不会这么强悍,而华野的能力也的确能够将这支部队给消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目标,华野就开始进行作战部署。一路军就向曲阜还有泰安发起进攻,然后再南下去支援中野的部队,这样蒋介石的部队也就可以往回调进行支援。所以鲁中地区的敌人就只有黄百韬,胡链还有王凌云与黄国梁的部队,而且这几支部队的距离也是比较远的。然后粟裕就决定利用这中间的空隙对11师发起进攻。

不过胡琏怎么说也是比较聪明的,他在看到自己与其他部队拉开这么大的距离后,就立刻在南麻地区修建更多的防御工事,不仅有暗堡还有各种铁丝网,这给华野进攻带来巨大的阻力。7月17日,在华野的部队向11师发动进攻的时候,因为华野众人一直都带着情敌的想法,所以他们在进攻的时候阻力还是比较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还下了大雨,华野众人作战很不顺利,所以在攻打了好久都没有进展,最后只能撤退,因为敌人的后续部队快要到了,所以就只能撤退。而在临昫的战役华野遭遇的情况与南麻的差不多,所以粟裕就直接在会议上作了自我检讨,这也让众人对他的能力进行了怀疑,不过好在张震的力挺,他才缓解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