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星期二)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正在建设中的海底天文台发现迄今能量最高中微子

“深渊宇宙天体粒子研究”(ARCA)是一个位于地中海海底的天文台,目前尚在建设中。该天文台发现了可能是迄今为止探测到的能量最高的中微子。这种超高能量的中微子——以接近光速运动的微小亚原子粒子——被认为只存在了10年左右,是宇宙中一些最具灾难性事件的信使,如遥远星系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快速增长。

在最近于意大利米兰举行的“2024年中微子会议”上,一位中微子物理学家透露了这一发现,这让其他研究人员大为震惊。

这位物理学家没有透露粒子来源的确切方向,也没有透露观察到的时间,因为这样可能会让竞争对手知道中微子的可能起源。不过,他承诺将在后续的论文中披露这些细节。

ARCA是一个名为“立方公里中微子望远镜”(KM3NeT)天文台的较大组成部分。它探测到的大部分光是高能宇宙射线粒子的结果,这些粒子在撞击地球大气层时会产生带电亚原子粒子阵雨。这些粒子阵雨可以在水中传播数公里,并留下微弱的闪光,ARCA的设计就是为了发现这些闪光。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印度将实施“国家河流连接工程”:耗资1680亿美元

在印度,常常出现一个地区洪水泛滥,而另一个地区严重缺水的情况。为了消除这种不均衡,印度准备实施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将次大陆的众多河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从喜马拉雅山脉延伸到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巨型水网。

该项目名为“国家河流连接工程”(National River Linking Project,NRLP),计划将印度的37条河流与大约3000座蓄水大坝连接起来,旨在将水从水资源过剩的地区转移到缺水的地区。这将在南亚建立一个巨大的水网。

根据NRLP的建设内容,印度国家水资源开发机构将挖掘30条连接运河,预计每年将在全国范围内输送约2000亿立方米的水。其目标是支持印度的水力发电,同时帮助灌溉数千万公顷的农作物。专家称,这个预计耗资1680亿美元的项目“在其无与伦比的宏伟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最新研究证实,一种常用人造化学品可渗透人体皮肤

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是一组多样化的人造化学品,因其防水和防污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消费品中,从校服到个人护理产品等。PFAS被称为“永久化合物”,因为它可在环境中永久存在,几乎不被生物降解。尽管一些PFAS已被政府法规禁止使用,但仍有部分PFAS被广泛使用,其毒性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调查。

最近发表在《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首次证明,各种PFAS可以渗透皮肤屏障,进入人体的血液中。

此前已知PFAS可通过其它途径进入人体,例如通过呼吸或通过食物或饮用水摄入,并且已知它们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降低、肝功能受损和出生体重下降。

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个人护理产品的使用与人体血液和母乳中PFAS浓度之间存在联系,但人们普遍认为,PFAS不能突破皮肤屏障。这项新研究是迄今为止对PFAS可被人体皮肤吸收进行的最全面评估,并证实大多数PFAS可以通过这一途径进入人体。

2、自然保护区促进生物多样性可不损害当地经济

自然保护区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维护自然栖息地。一项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的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区可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不损害当地经济增长,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保护限制发展的观点相左。

该研究发现,在被研究的近1万个自然保护区中,91%的自然土地没有损失或损失少于类似但未受保护的地区——这是保护区的胜利。

但令人惊讶的是,几乎一半的受调查保护区在保护了自然土地的同时,没有损害甚至有助于当地的经济增长。

研究人员表示,有几个因素是它们成功的关键。首先,附近有公路和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都有帮助。其次,既保护自然又有利于当地发展的保护区往往规模较小,离市场和城市更近。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最重的基本粒子存在量子纠缠:比光速还快

物理学家已经证实,已知最重的基本粒子——顶夸克之间存在量子纠缠。这一发现将量子纠缠的行为扩展到超越光速通信的距离,为探索高能量子力学开辟了新途径。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一个物理学家团队进行的实验,产生了一个与量子纠缠有关的重要结果——这个效应被爱因斯坦称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纠缠涉及微小粒子的协调行为,这些粒子相互作用后分离。测量分离后的两个粒子中一个粒子的位置、动量或自旋等特性,会立即改变另一个粒子的测量结果,不管它们相距多远。实际上,纠缠粒子的状态是不可分割的。

此前,量子纠缠已在稳定粒子(如光子或电子)之间观察到。

但罗切斯特大学的团队首次发现,在不稳定的顶夸克及其反物质伙伴之间,纠缠持续存在的距离比以光速传输信息所能覆盖的距离还要远。具体来说,研究人员观察到粒子之间的自旋相关性,展示了爱因斯坦所说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这一发现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紧凑型介子螺线管(CMS)合作项目报告,该实验是在CERN进行的。

报告指出:“确认最重的基本粒子——顶夸克之间的量子纠缠,为探索我们世界的量子本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其能量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能力。”

2、“神奇”海绵每月释放数万亿根微塑料纤维

三聚氰胺海绵因无需额外清洁剂即可轻松去除顽固污渍而闻名。然而,这种“神奇”海绵在磨损时会脱落微塑料纤维。根据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环境科学与技术》(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全球三聚氰胺海绵每月释放超过一万亿根微塑料纤维。

三聚氰胺泡沫由三聚氰胺甲醛制成,形成柔软、轻质的泡沫,这种泡沫具有强研磨性,使其成为日常擦洗的理想材料。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泡沫会分解成更小的碎片,释放出微塑料纤维,进入下水道系统。一旦进入环境,这些纤维会被野生动物摄食,进入食物链。

为了减少微塑料纤维的排放,研究人员建议制造商生产更致密、更坚韧、更耐磨的海绵。此外,他们建议消费者选择不含塑料的天然清洁产品,并在家庭或污水处理厂安装过滤系统,以捕捉脱落的微塑料纤维。

3、野生黑猩猩会用药用植物治疗疾病

根据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黑猩猩可能会食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来解决健康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这项研究,旨在探索黑猩猩的这种行为。

许多植物产生的化合物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有药用作用。野生黑猩猩食用多种植物,包括一些缺乏营养但可以治疗或减轻疾病症状的植物。然而,很难确定黑猩猩是有意寻找具有治疗特性的植物来自我治疗,还是偶然食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研究人员将对野生黑猩猩的行为观察与潜在药用植物的药理学测试结合起来。他们监测了来自乌干达布东戈中央森林保护区的51只黑猩猩的行为和健康状况。随后,他们从保护区的13种树木和草药中收集了植物提取物,他们怀疑黑猩猩可能会用它们来自我治疗,并测试其抗炎和抗生素特性。这些植物包括他们观察到生病或受伤的黑猩猩食用的,不属于其正常饮食的一部分,以及之前研究表明黑猩猩可能因其药用价值而食用的植物。

研究结果表明,黑猩猩会寻找特定植物以获得药用效果。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行为学和药理学证据,证明野生黑猩猩为获得药用价值而食用树皮和枯木。(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