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6月22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阶段正式落下帷幕,这本应是值得庆祝的时刻,然而第二天,阿里就收到了一封由39名参赛者联名签署的公开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联名要求彻查姜萍是否作假,这封信也让年仅17岁的姜萍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而他们质疑的核心是,不相信姜萍一个中专生能够打败这么多世界名校的高材生。

然而,仅凭她的教育背景就对她的能力进行质疑并不公平,难道中专生就不能是数学领域的“天才”吗?难道中专生就不能在数学竞赛中战胜来自名校的对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姜萍事件质疑之声

6月1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入围名单公布,年仅17岁的中专生姜萍以全球第12名的优异成绩成功晋级。

在名单上,她的名字与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知名学府的学子并列,而她背后的学校——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却鲜为人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17岁、中专生、女孩、全球数学竞赛第12名,这些标签的叠加让“姜萍”这个名字迅速走红。

随着姜萍的故事被媒体广泛报道,她的学校专业、家庭背景、过往成绩等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纷纷对她表示赞赏,甚至有人称她为“天才少女”“韦神第二”,就连央视等权威媒体也纷纷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姜萍的家乡和就读的中专学校更是一跃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然而,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舆论的风向开始发生变化,有人开始质疑她的成绩背后可能存在不正当行为,还有人认为这其实就是一场炒作,她的数学老师是背后的策划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些臆断和猜测却没有任何证据的支撑,面对这些质疑,姜萍和她的老师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而是主办方阿里出面将姜萍的照片放在了竞赛宣传的封面,以此表示对姜萍的支持,姜萍也坚定地选择了继续参赛,并成功完成了决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竞赛难度

那么,决赛的题目究竟有多难呢?

一位参加决赛的选手在提交考卷后坦言,题目真的很难,难度远超预选赛,许多知识点都是他之前未曾接触过的,六道题中他只完成了一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参加过《最强大脑》的北大博士,在尝试预选赛题目后也感叹,七道题目中有四道他完全看不懂,其中一道选择题还是靠猜测答对的。

网友们纷纷表示,每个字母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完全不明白其含义,如果姜萍能够解决大部分题目,那无疑是一种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这次决赛的最终的成绩,需要等到8月份才能揭晓,令人意外的是,决赛结束后,这些质疑的声音并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开质疑姜萍的人还都是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甚至有39名参加决赛的选手,也希望达摩院能够公开姜萍的预选赛试卷,以便大家能够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联名信

这封公开信长达四页,以中英文两种语言书写,共获得了39位签名者的联署支持。

其中有5位入围选手使用了真实姓名,他们分别来自哈佛、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开信集中表达了对姜萍事件的三点质疑。

一是根据达摩院发布的记录视频,姜萍在黑板上解答数学问题时,其板书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比如将求和符号“∑”误写为“之”等,从这看出她对专业数学表达式和符号的掌握似乎不够熟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学符号和公式在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如果连基础知识都不熟悉,解题能力自然会受到质疑,所以学生们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这并不能直接证明姜萍的成绩存在问题,因为书写错误并不等同于解题能力不足,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复旦大学数学教授姚一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一位看过姜萍答卷的同行评价她“LaTeX(一种学术界通用的数学排版软件)使用熟练”。

LaTeX是一种排版系统,不是数学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其对数学表达式的输入错误非常敏感,这与上面提到的书写错误形成了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有指控称,姜萍的数学老师可能是姜萍考试的推手,他或许与其他人合谋,协助姜萍完成了预赛的答卷。

公开信呼吁组委会公开姜萍和王闰秋的预赛答卷,并进行独立的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39名参赛选手的确最有资格对姜萍的成绩提出质疑,但是反过来讲他们同台竞技,如果姜萍有机会作弊,那么其他选手同样也有可能!

这次一共有800多名参赛者,要公开就全部公开,为何他们只要求公开姜萍的成绩,这也未免太具有针对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在我国大多数人认为中专生是成绩不佳的学生,因此对于他们具有学历歧视,而像姜萍这样的学生实属罕见。

在我看来,大家对姜萍的质疑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一个年仅17岁的女孩,通过自学和天赋,在中专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些数学天才们,为何不能宽容地看待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出身寒门的学生就注定不能顺利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定要面对质疑吗?

在初赛时,有人质疑她,预言她会退出决赛,但姜萍坚持参加了决赛,现在却又跳出39人联名要求彻查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姜萍真的不懂数学,她怎么可能出现在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全球考场上?

寒门出贵子,鲤鱼跃龙门,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更何况对于一个年仅17岁的女孩来说,她的成就更加难能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来源:

2024-06-18 17:30 武汉晨报九派新闻官方账号 人民日报再评姜萍:各种传言甚器尘上个人隐私被反复无端放大,最好的关心就是不打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06-24 11:15:03 中国新闻网 姜萍入围的数学竟赛决赛试题出炉!全球数学竞赛选手:6道题只做了1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