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闫妈妈的关心,我觉得很幸福。”近日,“禹爱妈妈”闫春英来到学校,为朵朵送来了千元助学金。闫妈妈是禹城市妇联招募的第一批“爱心妈妈”,连续四年来,一直关心关爱朵朵的成长。今年以来,禹城市妇联围绕“三”计划,“六”标准、“五”机制实施“365暖童·禹爱妈妈”行动,强化各方协同,汇聚关爱力量,形成“党政机关+妇联组织+公益组织+巾帼志愿者”的政社互动、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儿童关爱服务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构筑365暖童“微阵地”,完善关爱服务新体系

依托妇女儿童家园、家庭家教家风基地、亲子阅读基地、“365暖留中心”等阵地资源,各级妇联组织持续开展共建共享亲子活动,通过“春风行动”等活动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或其他监护人职业培训,帮助提升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建设“1微+1平台+N群”网上“禹爱妈妈之家”,及时发布活动预告、了解“禹爱妈妈”想法、记录志愿服务时长,交流各地经验和先进典型,实现关爱零距离。借助“三八”“六一”“九九”公益日等契机,广泛开展宣传募捐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邀请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法律服务团队对“禹爱妈妈”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培训赋能、答疑解惑,帮助“禹爱妈妈”提升关爱服务水平。

强化禹爱妈妈“融机制”,凝聚关爱服务新力量

进一步健全招募机制,壮大“禹爱妈妈”队伍。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形式,组织机关干部、妇联执委带头、动员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成员、巾帼志愿者等有爱心的女性加入关爱服务队伍,目前招募425人。丰富活动创新机制,形成志愿服务常态化。围绕“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主题,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发掘、培养、推选一批有影响力、可复制可推广的“禹爱妈妈”优秀案例。完善动态服务机制,多部门共同发力。联合民政部门采取定期排查和动态监测相结合方式,在全市范围开展拉网式排查,动态做好信息更新维护,及时掌握工作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致力品牌项目“强引擎”,激发关爱服务新动能

结合全市“365暖留工程”、“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加强统筹协调,夯实硬基础、优化软服务,常态化开展“暖心五个一+微心愿”活动,“禹爱妈妈”与结对儿童互认互知,每月通过“微信+电话+上门走访”方式,满足孩子们的“微心愿”。“下一步,我们要凝聚专业力量,积极动员一批‘有韧劲、有情怀、有担当’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禹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司晓莉说道。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张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