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Jasper

近日奔驰称,在中国生产的车型仅面向中国市场。不少网友都对此表达了不满,甚至有人调侃称“这是贴牌车只卖给自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车型在外观、核心技术以及整体设计上都跟全球车型近乎一致,但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在有些车型上也会做出一些调整,主要体现在配置、动力系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拿奔驰C举例来说,中国市场生产的奔驰C有很明显的优势。内饰的材料、座椅用料以及电动调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加长轴距后,后排的空间会明显更优秀一些,舒适性配置例如独立空调调节、后排座椅调节等也都比全球车型更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车机部分,国内市场的多媒体系统在功能性、软件丰富度等方面也都比海外版本表现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都是奔驰在抓准中国市场的胃口后做的“本土化调整”,更重要的部分却近乎全是劣势。全球版的奔驰C在动力上提供1.5T和2.0T两种不同功率的发动机,并且还有插混的动力类型,最低配的发动机功率为204马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国内的版本中,奔驰C级参数图片)只提供1.5T+48V轻混的动力选项,最低配的发动机甚至能做到170马力,妥妥的“丐版”。当然这其中跟国家之间的排放标准、政策等息息相关,但是这无疑也让奔驰染上了“贴牌车”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卖给自己人”、“老外压根不认可中国奔驰”等等,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也有不少用户表示,奔驰的售后、质量、做工等也变得越来越差,似乎现在奔驰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品牌以及“氛围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奔驰需要在全球化和本地化之间找到一些平衡,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本土化之后的奔驰确实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胃口,但是在配置、质量和服务上,中国车型也不应该被独立考量和评测。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