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漫长的季节》《繁花》《庆余年第二季》……这些品质爆款的集中出现背后,藏着一家内容平台怎样的发展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两年,腾讯视频的电视剧业务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变化。这些变化最初只是一部部爆款的推出,一种种类型的开辟,以及一个个剧场的设立,到最后,所有变化汇集到一起,浮现出来的是整个平台在剧集品质上的一次飞跃。如果说,去年《三体》《漫长的季节》等精品剧集的出现还可以用偶然来解释,那么,今年以来,《繁花》《庆余年第二季》等大爆款迭出,就不只是偶然。

这些让外界耳目一新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随着腾讯视频越来越多改变的细节浮现出来,背后一场整体的创新和变革呼之欲出。这些改变被看到的部分,或许是精品剧集的井喷,以及平台在品质上的追逐和热情。而不可见的部分,最终深入到生产方式和管理机制的变革上。短短两年时间,腾讯视频做对了什么?以及还要做什么?

在今年的腾讯视频影视年度发布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回答了这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腾讯视频"迈向未来的旷野"影视年度发布在上海举行。在大会上,孙忠怀发表了题为《挑战自我,持续变革,创造好内容的明天》的主题演讲。与此前的发言集中在对内容趋势的判断上不同,在这次最新的谈话中,他更多是作为电视剧业务变革的推动者,分享了作为一家头部的在线视频平台,腾讯视频在创造健康行业生态上进行的破局和思考。

孙忠怀首先谈到了腾讯视频电视剧团队在认知上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作品评价体系、立项评判标准、以及项目决策模型,最后是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变革。"所有大公司,包括我们自己,都可能会有惰性基因,所以需要经常观察和反思。"他说,而这些具体的改变,就是为了激活组织的创作活力,让团队对好内容有饥渴感。

行业的稳健发展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在此次最新的演讲中,他面向行业表达了自己对平台与合作伙伴关系的期待。孙忠怀觉得,签约即大功告成的时代,不利于行业的稳健发展,理想的合作关系是"风险共担、共同面对观众、收益共享"的机制。为此,他鼓励进行"后验激励"模式的合作,希望在当下和未来成为互相督导的共创伙伴。"这是一种既有甜蜜时刻又有激烈讨论的合作伙伴关系。"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奖励行业长期专业的建设者和贡献者。而公正的回报是创作者赖以生存和继续创作的基础。

>>以下为演讲内容(有删节):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大家能感受到,我们的一些好作品迭代式地不断推出,包括最近刚刚播出的《庆余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以及年初的《繁花》,都播的很好,观众很满意。腾讯视频剧集品质的提升,背后是我们一直在推动的创新和改革,如今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这些之前是不可见的。今天难得有机会可以和各位面对面沟通,我想谈一下我们内部对电视剧业务进行了哪些改革。同时我也想谈一下,我如何看待腾讯视频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关乎接下来如何达成合作,以及我们一起为用户创作播出什么剧,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我们认知做了什么改变?

对于剧集业务,我们首先做了一些认知改变。每一年到底需要播多少部新剧?改变之处是我们认为过去买多了、播多了,实际上当下的用户需求,需要的不是多,是优质,所以主观上做了减量、提质;

如何评价一部作品成功与否?我们过往主要从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否能赚钱来评价,现在我们改了,改为二元评价:既看经济效益,又看作品的艺术成就和行业口碑、观众口碑。

如何评价一个项目提案是否可以过会、立项?过往我们的评判标准会简单一些,讨论时间会短一点,现在我们的评判项目角度更多、文本要求增多、主创适配度而不是名气的考虑增多、讨论的时长增加。对应的,我们过会变难了,但过了会的项目,获得的平均资源和关注,也会变多,这也是呼应我们的内容战略:减量,提质。

决策一个项目的时候,财务模型的应用方向也做了变化,进行了优化。过往我们会比较依赖于预估的项目投资回报率,也就是ROC,现在除了ROC,更多的会预估项目的观众基本盘数量和投资成本,也可以说是单UV的平均成本。

腾讯视频的电视剧业务团队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也做了较大的变革,这是为了激活组织的创作活力,让团队对好内容有饥渴感。我们的改革会持续推进,因为这基于所有大公司,包括我们自己,都可能会有的惰性基因,所以需要经常观察和反思。我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们的这些改变。

我们追求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接下来再谈一下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模型,我们追求跟大家建立一种怎样的合作关系?

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真正的追求是什么?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我们都希望成为这个行业的长期成功者,通过努力和奉献,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回报。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词来形容,就是"名利双收"。这里的名,不是追求虚名,而是指我们获得长期的专业口碑,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作者;利,是我们真正赚到了钱,获得自己应得的财务回报。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足够专业,自然应该获得较多的回报;较多的回报则建立在对行业有长期贡献基础之上。

长视频平台的剧集商业模式虽然过去受到一些冲击,但是得益于会员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走向成熟,观众愿意为好内容付费,因此我们认为在可见的未来,剧集生意还会持续下去。观众是明显具有潮汐效应的,用脚投票,有好剧播出,观众就会付费,就会观看。

这种以会员消费为主导、非常直接接近TO C的电视剧业务,在制播环节却有些脱节,整体还是B TO B的合作关系。B TO B的合作关系根基是买卖关系,买卖一旦达成,权力义务关系和播出风险责任就转移了。正因如此,过去"关系"二字在剧集行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平台和制作公司要搞好关系,这样平台才能早日发现好的项目线索不漏球;制作公司可以早日锁单、卖个好价钱。仔细想想,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为了制作和播出更好的剧集给观众,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从过往的签约即大功告成,尽可能改为"风险共担、共同面对观众、收益共享"的机制。

签约即大功告成的时代,不利于行业的稳健发展。我们希望让真正专业的创作者,真正优秀的制作公司能够赚到钱。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荐类似于后验激励的合作伙伴关系。一个项目的总合作金额,除了一定比例的固定金额,还有一定比例挂钩项目的播放结果。这样直到项目播出完毕之前,双方都会一起努力提高作品的质量,合作全程都可能会互相约束、不断挑战,这是一种既有甜蜜时刻又有激烈讨论的合作伙伴关系,因为我们双方都很怕项目播不好,被观众抛弃,只能尽最大努力、战斗到最后一刻,要么一起抱头痛哭、要么一起开香槟庆祝。

这种合作,对于真正专业的团队,和只专注于创作、没有杂念的团队,是会有更好的激励作用,只要有爆款就可以拿到更多的收入;而公正的回报是创作者赖以生存和继续创作的基础。

期待在理想的旷野里繁花盛开

因为有这样的关系预期,所以我们当下和未来,只能是互相督导的共创伙伴。这一点我会先从对我们团队的自我要求做起,我要求他们不看轻任何一个故事、一个创作者,也不会盲目迷信曾经的爆款经验,不会迷信任何一个团队。对所有的创作者一视同仁,一切以剧集可以赢得观众的喜欢为基准。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是必要的,简单的,纯粹的,我相信也是会让真正的创作者感到安心和鼓舞的。因为我们想推动行业更多走向一起TO C的合作模式,从而奖励真正的专业创作者,鼓励我们自己的制片人和乐于同行的合作伙伴一起成长。

当然,推行后验激励的模式,也非常需要机制的透明、数据可信,这方面我们也在不断提升,这里包括一个项目的收入计算是否真正准确可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开和透明。行业内不同公司的做法方法都不同,我们希望很快会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回到前面的理想,其实这种局面在别的行业已有成功实践。电影行业主流的导演和制片人,无一不是这样的心态。这得益于电影行业对于创作者最为严苛,风险与回报平衡的机制,以及完全靠观众用脚投票的筛选机制。这也是我对于电视剧行业的长期期待,期待奖励长期专业建设者、贡献者,期待我们在理想的旷野里,最终繁花盛开。

作者:

图:现场活动图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