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哎呀,这也太悲催了!刚被电信诈骗骗走了四万多块钱啊,结果呢,又因为这倒霉的电诈事件被单位给通报批评了!不仅绩效奖被扣得一干二净,就连评优评薪的资格都给取消了。网友们忍不住直呼:“这哪是电信诈骗,分明是先入狱后遭抢劫嘛!”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一个打击比一个沉重。大家纷纷表示同情,这位职工遭遇电信诈骗后赶紧报案,没盼来上级主管部门的慰问和帮助不说,反而迎来了通报处罚。就连他所在的公职医院也被连带处罚,这到底合理合法吗?咱们一起来瞅瞅具体的报道。

据红星新闻爆料,浙江温州文成县某医院的职工小赵,不幸遭遇了电信诈骗,损失高达四万多元。可让小赵更心碎的还在后头呢,上级单位不仅没给半句安慰的话,反而来了个全县通报批评。更恐怖的是,小赵被处罚扣除了整整 1000 元的绩效奖,全年评优评先的资格被取消长达 2 年,就连职务晋升都被暂缓了。难以置信的是,所在的医院居然还被扣除了 10 万元的绩效奖,评优评选的资格也没了。这么一看,小赵仿佛凭一己之力把同事和医院都拉下了水,推进了坑,搞得好像小赵和医院成了电诈的犯罪主体一样。而相关部门呢,直接对受害者下狠手,明目张胆地落井下石啊!这做得合情合理吗?不少网友调侃道:“合着这就是所谓的防诈手段呀,简直跟骗子配合得无缝衔接,一条龙服务啊,真是奇葩到了极点!”真不知道相关单位和领导的出发点究竟是啥?难道是有什么反诈考核指标在作祟?也有网友感慨万千:“处理诈骗犯没啥高招,对付自己人,嘿,招数倒是一套一套的。”

网上舆论一经发酵,文成县相关部门这才羞羞答答地回应说:“文成县卫生健康局已经重新研究,认为上述决定不当,予以撤销。”一时间,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有网友质疑:“医院职工遭电诈,没得到主管部门的慰问帮助就算了,居然连同单位一起被通报批评和处罚,还造成了二次伤害,这到底意欲何为?难道说一句撤销就完事大吉了吗?”也有网友长叹:“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糊涂官判糊涂案,点名道姓把受害者当成反面教材大肆宣扬。以后要是再有人被电诈,恐怕只能自认倒霉,连报警都不敢了吧?那犯罪分子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猖獗无比了?说到底,防电诈可不是这么个防法,反电诈更不是这么个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