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进驻汕头三年来,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走深走实,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9.7亿元,在推动产业协作、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赢得好口碑。

深圳对口汕头工作始于2021年7月,首批75名干部帮扶汕头三区一县13个镇。2023年6月,结合产业协作新任务,深圳增派了19名干部进驻汕头。三年来,指挥部将发展产业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头号抓手,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让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同向发力,推动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据了解,三年来指挥部旗帜鲜明地抓产业、谋项目,将七成的深圳专项资金投向产业,达产后每年可增收2600多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300多个。指挥部及各工作组、工作队结合帮扶地区的资源特色,谋划建设了西山科技农业休闲综合体、金灶镇东里农贸综合体、澄海狮头鹅产业城等重点项目。目前,金灶果品交易中心、东里农贸综合体已完工,狮头鹅产业城即将完工,西山科技农业休闲综合体一期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指挥部还实施村集体经济“进阶换挡计划”,谋划了一批投入少、见效快的小产业项目。目前,累计实施79个投入小、见效快的小产业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1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南澳县后宅镇的西山科技农业休闲综合体。

去年以来,指挥部深化产业协作,布局1个市级产业合作园和6个区级共建产业园。市级园区建设加力提速,重点建设市级合作园区中7.2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新引进企业15家,落地产业项目投资总额195亿元,今年1至4月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规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和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5%和16.3%。6个区级共建园区内,恒晟建设、平尚文化、知乐堂等深圳企业落户。

着重助力汕头产业提升发展动能。今年5月,深圳汕头两市联手推出了一系列惠企大礼包:出台《关于支持深圳—汕头产业合作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每年安排5000万元支持园区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组建深圳—汕头产业协作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2亿元,专项投向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重点项目、深圳市与汕头市产业协作项目,助力汕头产业培育和项目引进。两市对口区(县)也陆续结合实际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比如光明区与金平区共同出台《关于鼓励优质企业落户光明—金平共建产业园及金平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措施》、坪山区与龙湖区共同出台《关于支持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项扶持措施》,由光明区、坪山区每年分别安排资金1200万元和1000万元,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共建园区,支持共建园区企业发展壮大。据悉,《关于推动汕头企业上市发展“486”行动方案》也即将出台,指挥部计划每年安排4000万元,为40余家上市企业、8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6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投资奖励等支持。

立足长远,夯实发展基础

三年来,指挥部还提升了一批基层服务设施,着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生活圈”。新建或改造提升12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为广大群众提供产品展销、娱乐健身、学习培训等综合服务,成为各镇服务“综合体”和群众“打卡点”。建成隆都古墟、金灶“东里荟”等14个农村综合市场,为30多万群众提供生活便利。安排3500万元改造提升13所基层医院(卫生院),方便当地群众就医。投入1.2亿元援建9所公立幼儿园,今年春季顺利开园,新增学位3000多个。

在莲华镇,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和改造一新的卫生院集中布局,提升后的“一河两岸”“一街一园”点缀着美丽乡村,深圳帮扶力量用心用情让莲华镇焕发“新活力”。

目前指挥部正全力开展“送电桩下乡 助乡村发展”扶村富民行动,计划在对口镇建设10至15个集中式充换电场站,每个场站提供20个左右充电枪。此外,三年来,26家帮扶单位累计筹集资金6689万元,实施了一批农村道路、供水、排污等微实事项目,如深圳水务集团投入575万元,用于两英镇仙斗村环境整治、自来水管网改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