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悠久,漫步街巷,仿若穿越古今、感受其独特魅力。平遥古城,是一个传承千年的世界遗产,是一个遗世而立的孔孟之乡,是完整保存中国古代“县城”的唯一原型,是见证中国金融发展史的“东方华尔街”。走进平遥古城,就像打开了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带您开启一段穿越千年的逍遥之旅。

平遥古城被称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存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1986年,平遥古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与双林寺、镇国寺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平遥古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人们来到平遥古城,从古建筑里感受城市恢弘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感受历史的沧桑。古城里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走进平遥古城,体验古风古韵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占地2.25平方公里,是一座活态的人文景观露天博物馆。走进平遥古城,仿佛穿越回到了明清时期的繁华街市。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整座城池布局对称,特色鲜明。市楼是古城的中心,南大街是其中轴线,左右分布着城隍庙和县衙署,文庙与武庙相对而立,东道观与西寺庙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完美画卷。

平遥古城内保存各类传统民居约3980处,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有研究价值的约400余处,街道、商铺都保存着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这些古民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平遥古城的灵魂所在。

平遥古城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价值。多年来,平遥古城不断推陈出新,文旅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中国年”和“又见平遥”大型情境剧、3D灯光秀等文化名片,让古城的文化魅力焕发新的光彩。SoReal 焕真·平遥科技艺术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的建立,更是将数字技术与文旅空间有机融合。《月昇平遥》通过讲述平遥历史故事,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夜游县衙的新体验。

走进平遥古城 感受历史脉动

到平遥古城,不妨看看平遥古城雄伟的古城墙,看看中国银行鼻祖日昇昌票号,看看镖局走镖的侠义……也许你就会找到所有你想要的答案!

平遥古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城墙,历史悠久、雄伟古朴。其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为夯土城垣,距今已有2800多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至今仍雄风犹存,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县级古城墙之一。现周长6.2千米的砖石城墙,外观略呈方形,东、西、北三面俱直,唯南城墙蜿蜓,形似“神龟”,可谓“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依此为胜”。古城墙集防御功能、文化功能于一身,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城池典型特点,承载厚重的历史文明,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引来无数的游人,只为欣赏它令人折服的雄伟!

平遥日昇昌票号之所以名扬九州,享誉全球,不仅在于其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商号院落,更重要的是因为日昇昌票号的创办者远见卓识,首开中国票号业的先河,成为中国各式银行业的“鼻祖”,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是扩展到日本、印度、新加坡、恰克图等国家和地区,一度操纵19世纪末期大清王朝经济命脉,也有着“汇通天下”之美誉。

“平遥县衙,古衙之最”,平遥县衙坐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平遥县衙属明清规制,是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县级衙署。由牌楼、仪门、六部房、牢狱、大堂、二堂、大仙楼、内宅、花园等组成,与城隍庙对称布置,分司县治阴、阳两界之职责,为封建王朝县级建制典型代表。保存明清时期的大量实物及档案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难得的依据和实证。

如果你喜欢安逸静谧,县太爷的后花园,一定是绝佳的清凉圣地。让你完全感受不到喧嚣带来的烦恼,自然而然地随之心境安宁。

平遥文庙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文庙,是国学圣地,在这里能感受到浓厚的孔子文化和儒学文化。平遥文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形制典型,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孔庙。其建设选址、建筑风格、殿堂配置是儒家礼制思想在建筑上的集中反映。

镖局,又称镖行,是我国现代保安公司的前身,主营异地货款押运,看店护院业务,又兼营异地银两汇兑,收寄信件等业务。中国最早的镖局出现于清乾隆年间,是由山西人神拳张黑五创办的兴隆镖局,此后,随着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各家镖局相继成立,为中国近现代商业发展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平遥的中国镖局博物馆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中国镖局的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镖局有三宝,分别是:镖车、镖箱、镖旗。古时走镖主要分水路和旱路。

双林寺坐落于平遥古城西南6千米的桥头村,“汉文帝为代王都于此”,故原名“中都寺”,北宋更名为“双林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林寺,一座汉化佛寺,佛像题材已渗透了佛教的不同宗派,彩塑人物的面相和装束,鲜有古印度的风情,而殿堂的配置更深具中国特色。寺内唐槐、宋碑、明钟,均属稀世珍宝;2052尊彩塑形态各异,极具神韵。古代壁画异彩纷呈,飘逸俊美。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坐落于平遥古城东北12千米的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修葺中,五代建筑万佛殿的殿宇原状从未改变。五代为时短暂,文物建筑遗存甚少,殿内的五代彩塑尤为奇缺。万佛殿建筑与殿内彩塑为研究中国建筑史和美术发展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

平遥古城内共有22处景点,包括:城墙、日昇昌票号、平遥县衙署、协同庆钱庄、文庙、城隍庙、雷履泰故居、同兴公镖局等景点。城外有2处景点,分别是双林寺、镇国寺。

走进平遥古城 感受晋商文化

平遥古城自明朝中期已是全国重要商贸集散中心,有“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和“小北京”之誉,是晋商重要发源地之一。先秦时,晋南一带就有了商品交易活动。唐宋时代,太原、平陆、平遥、汾阳等地商业已小具规模。

明代全国较大的33个商业城市中,山西多地独领风骚,正如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所评价:“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尤以平遥为最。这里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古文物、古寺庙、古色古香的民居,更有称雄全国的金融都市,这里有号称中国第一家银行的日升昌票号。在当时全国51家票号中,平遥就占有22家,这里曾被称为中国的“金融华尔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遥古城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晋商文化的摇篮,古城有太多说不尽的沧桑,道不尽的情怀。在平遥古城可以一览数百年前的中国华尔街诞生地;在平遥古城可以领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风采;在平遥古城还可以感受晋商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更迭!就让我带您一眼千年,重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