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省援建的日土县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交易中心。 洛桑旦增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萨阿里河北完全中学学生到河北研学。 (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河北省援建的札达县香孜乡旅游小镇,游客在霞义沟土林景区观光。 永青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河北省援建香孜乡清洁能源供暖项目。这是乡干部在检查空气能供暖设备。永青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手术室里,正在检查仪器的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医疗人才冯丽珍。永青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省援建的阿里地区影剧院。洛桑旦增 摄

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重大决策以来,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援藏工作重要指示和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始终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对口支援阿里地区和札达、日土两县。

30年来,河北省先后选派10批495名干部人才、11批284名短期援助专业技术人才入藏工作,累计投入规划内(外)援藏资金28.1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467个,通过产业援藏、智力援藏、教育援藏、医疗援藏等方式,打好援藏工作“组合拳”,为阿里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产业援藏 着力培育经济新引擎

“一标段羊绒起拍价290元。”在日土县第四届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产品竞拍现场,随着拍卖师报出一标段羊绒拍卖底价,拍卖活动正式开始。据介绍,本次活动共拍卖羊绒40.18吨,竞拍额达1298万元,特别是超细羊绒以1355元/公斤的价格成交,创造了近几年羊绒竞拍价格的历史新高。拍卖活动惠及日土县93%的农牧民群众,户均增收5500余元。

“近年来,河北省援藏工作队始终把白绒山羊产业作为产业援藏的重要方向,把举办羊绒竞拍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突出产业援藏成效的务实之举,积极对接国内知名羊绒企业赴日土调研投资、参加竞拍活动,为日土县白绒山羊产业拓宽市场、提升影响力。”日土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党组书记格桑扎西告诉记者。

多年来,河北省立足阿里实际,科学规划设计援藏项目,特别是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第五、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对口支援西藏的规划,明确围绕培育市场、扶持支柱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持续为阿里地区特别是重点支援的札达、日土两县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针对日土县实际,河北省确定以白绒山羊养殖、旅游开发为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在前期援建白绒山羊养殖基地、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继续投入援藏资金5900万元支持白绒山羊产业发展。投资开发日土县城至日土宗、班公湖、乌江村3条旅游干线和班公湖、德汝度假村等旅游景点,持续改善当地旅游基础设施。

在札达县,河北省以种植业、旅游业为突破口,累计投资1050万元建设科技推广服务站、蔬菜大棚,加大沙棘产业发展力度,投资4500万元实施冷库、中转加工、品牌宣传等全方位配套建设,基本实现了高原沙棘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围绕“旅游兴县、开放富民”目标,投资近2亿元加强霞义沟土林景区、象雄文化展厅、古格王国遗址景区等品质提升建设,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援藏期间,河北省投资6900余万元帮助当地改善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项目30余个;投入9639.12万元打造札达县扎布让旅游村建设项目,开发古象雄文化旅游精品游线;投资1700万元扶持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民族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农牧产品开发;投资1500万元支持边贸市场、农贸市场、商贸市场建设,主动引导区内外企业落户阿里,累计带动当地近5000人就近就地就业。

民生援藏 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

“我刚到香孜乡小学教书时,学生宿舍靠烧炉子取暖,后来采用集中烧锅炉的方式供暖,但是温度不稳定,经费支出大、污染环境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香孜乡中心小学副校长扎西达瓦说。

为解决供暖问题,2022年,河北省援藏工作队投资3000万元,建设札达县民生保障基层乡镇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实施12500平方米的供暖改造及配套工程,解决了包括香孜乡在内的札达县3个乡镇学生、干部职工的过冬取暖问题。

从“十二五”投资援建小康示范村,到“十三五”日土、札达两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再到“十四五”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河北省援藏工作组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有效提升了当地干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期间,河北省先后援建了扎布让、日土村等5个小康示范村,实施日土、札达两县安居工程、乡镇基础配套设施、特色小城镇等建设项目;投资1.63亿元建设狮泉河镇步行桥、燕赵大道和日土、札达两县旧城区改造等项目,改变了城镇面貌,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投资2800余万元建设地区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影剧院和札达、日土两县文化图书馆等项目;统筹2900万元改扩建札达、日土、改则、普兰、噶尔5县干部职工住房;投资1800万元实施日土县城民生保障标准化自来水厂建设项目,解决日土县城干部群众“吃水难”问题。

此外,河北省持续支持阿里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投资1.11亿元建设阿里地区体育场、拉萨阿里河北完全中学等学校,实施噶尔县中学、孔繁森小学和日土县小学等学校改扩建工程,投资1200万元改造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基础教育设施,极大改善了当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生的生活环境。

一直以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医疗援藏工作。投资3000万元用于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和添置医疗设施;投资2000万元建设阿里地区藏医院,建设和改造札达、日土两县人民医院,实施札达、日土两县社会福利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项目;选派医疗优秀管理人员、医疗骨干110余人次赴阿里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卫生下乡服务等工作。

此外,河北省帮助阿里地区建设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实现当地与300余家全国知名医院在线远程培训和会诊,加强医务人员交流培训,先后选派120余名医疗卫生人才支援阿里医疗卫生事业,组织260多名医疗技术人员赴河北省进修培训,有力促进了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智力援藏 传道授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个月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在河北参加蹲点式培训的村(社区)主干达瓦说。

2023年,河北省组织6名阿里地区村(社区)主干赴河北省正定县开展蹲点式培训。在蹲点单位,大家通过观摩交流,深入了解河北村企牵手、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学习古今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这只是河北省与阿里地区两地间300多批次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的缩影。2005年,河北省正式启动智力援阿工作,2010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大智力援阿工作的意见》,每年从河北省属高等院校引进高校应届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工作。采取挂职、跟班学习等形式,加强双方人才交流培训合作,接收阿里地区200余名党政干部赴冀挂职、交流学习。组织阿里地区农牧民开展新业态就业培训,累计培训农牧民6000余人次。组织16批400余名学生赴区外交流研学。先后选派3批60名“组团式”教育人才、2批44名“万人计划”教师、3批42名短期援藏教师支援阿里地区教育事业。

30年来,河北省广大援藏干部人才舍小家为大家,跨越千山万水,把青春和热血播洒在藏西高原,谱写了一曲曲精彩难忘的人生乐章,为阿里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