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然而关于他的死,人们却很少注意。他于1662年6月23日在台南去世,年仅38岁,距离他收复台湾仅一年多的时间。

38岁过世,不论古今都是英年早逝,对于他的死因说法也有不少,比如同时代的李光地就有记载说他是感冒风寒,“马信荐一医生以为中暑,投以凉剂,是晚而殂。”

还有一些记载,说他死前很不寻常,“骤发癫狂”、“咬尽手指死”、“顿足抚膺,大呼而殂”。

对于郑成功死前不寻常的一些举动,有人说他是被人投毒致死的,而另有人则说病因源于心理上和精神上。

那么投毒说与心病说,哪种更让人信服呢?我们先来看下这两种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毒说

对于投毒说,人们首先是根据他死前的症状推测的,据《闽海纪闻》记载,郑成功临终前由都督洪秉诚进药,不料却被他掷之于地,然后郑成功就“顿足抚膺,大呼而殂”。

郑成功性情暴烈,用法严峻,治军严明,执法六亲不认,对于其部下,包括他的长辈亲族都因犯错被处以极刑,所以,他的部下也时常担惊受怕,甚至不少人在清廷的高官厚禄诱惑下叛逃,因此,郑氏集团的内部关系其实是比较紧张的。

据《郑成功传说》编撰,说清廷曾收买内奸刺杀郑成功,因此,在岛上有人企图谋害他也并不意外,而且这些人很可能有清廷的背景。

人们还推测出一个参与人,此人叫马信,他是清降将,后来成为郑成功的亲信。在郑成功去世当天,他推荐了一位医师并开药一帖,到晚上郑成功就死了。

更为离奇的是,据《台湾外纪》记载,在郑成功去世之后的五天之内,马信也死了。因此有人说,马信毒害郑成功的直接参与者之一,之后又被杀人灭口。

那么背后的主谋又是谁呢?人们把疑点落在了郑成功兄弟辈,以郑泰为首的郑鸣骏和郑袭等人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泰长期掌管郑氏集团的东西洋贸易,手握财政大权,早就对郑成功心存异心,他们曾竭力反对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初期财政十分困难,而郑泰却在日本偷偷存银30多万,以备不时之用。郑成功去世后,郑泰等人伪造遗命诛讨郑经,并抬出郑袭来继承郑氏的衣钵。

后来郑泰等人的阴谋被郑经挫败,郑泰入狱死去,而郑鸣骏等人则率部携公帑投清。

郑泰这伙人趁着郑成功因郑经家族丑闻恼怒的时候实施计划,据夏琳和江日升的记载,说郑成功最初的病情并不严重,日常工作也在进行,登台观望、看书,有时还饮酒,就是不肯服药。

所以,那伙人将药下在酒中,但饮酒也不多,所以毒性在七八天后才发作,最后又将毒药下于医生所开的凉剂中,最终导致郑成功身亡。

郑成功死后,郑经忙着对郑泰等人的叛乱,以及追溯存在日本的巨款,无暇追究郑成功的死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成功之死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病说

对于心病说,主要依据郑成功生前所遭遇的一系列糟心事件。

首先第一件,就是北征的大溃败。对于这一次大规模出击清军,郑成功是信心满满而去的,各方面条件也相当成熟。

此时清军主力悉数奔赴西南,东南地区防务空虚,于是,郑成功决定北征一举收复东南区。

但怎奈事不遂人意,郑成功一路高歌猛进,攻定海,破瓜州,拿下镇江,进逼南京城下,然而却中了守将管效忠的诈降计,一连十几日没有进兵,最终被清军大规模反扑,郑成功大军一路溃败,最后退回厦门。

然而清军步步紧逼,很快又杀到了厦门,逐步蚕食着郑成功的地盘,面对此状况,郑成功最终做出了收复台湾的决定。

北征的失败令郑成功痛心不已,他心怀光复明大计,孤军奋战多年,好不容易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以图收复东南。结果却攻败垂成,这对他来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然而在收复台湾前后,他的人生又遭遇了另一次重击。

永历十五年(1661年)农历十月,被软禁多年的郑芝龙及其家人十一口,被清人杀害。消息传到台湾,郑成功悲痛万分。

偏偏祸不单行,南明永历十七年(1662年)三月,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勒死在云南府,永历帝之死,对郑成功来说意味南明抗清事业的全面落幕,他的理想离他越来越远。

最后一件就是儿子郑经与自己弟弟的乳母私通,还生下一子,这种行为属大逆,为了庇护儿子,郑成功发妻董氏隐瞒了此事,只说是郑经的小妾生下一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成功在收到消息后,还特意向郑经送了彩币,热闹的庆贺了一番。后来郑经的岳父咽不下这口气,转头就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信中言辞犀利,极尽侮辱,说他治家都治成这样,还谈什么匡扶大明!

郑成功大怒,下令给厦门的亲信要求将郑经及发妻董氏,乳母及其儿子,全部处决,但那些亲信哪里敢,如果日后郑成功反悔,那倒霉的还是他们。所以,他们相互推诿,无人执行。

之后郑成功又让其族兄郑泰去执行,结果郑泰也不理会,最后,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郑成功以收回成命告终。

上述这些事情都发生在1662年前后,件件都令郑成功糟心,理想的破灭,家族丑闻,对郑成功都是重击,最令他痛心的是,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让他省心。

此外,在收复台湾一战中,他也颇费心机,精力耗损,收复台湾后事情更多,短短几个月,郑成功以惊人的耐心和决心,不遗余力地推进台湾建设,设立政府机构,颁布三大法,招募流民到台湾定居,还出台了多项奖励政策。

病由心生,在一系列的连续打击下,以及高强度的工作下,郑成功身体也垮了,最终因病去世。

那么,对郑成功之死,投毒说与心病说,哪种说法更有说服力呢?相比之下,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