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庐山恋》

很红的一部电影,其中的爱情也很让人迷恋,看的泪目,也确实是时代产物,还可以从中看到审美的变迁,四十年前人们所欣赏的台湾美女是银盘脸,文化修养极高的名门闺秀,今天就是吃兔兔的隋棠,四十多岁还嗲声嗲气的林志玲。当年圆脸蛋红扑扑的张瑜基本隐于幕后,郭凯敏成了爸爸专业户,不过当年女主的装扮的确很时髦,即便今天的眼光来看,也绝不过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小花》

这是文革解封后的电影,虽然剧作上仍还有革命性质,以及一直以来的情节剧色彩(谁是谁的妹妹,谁又是谁的女儿),但在视听上的探索比现在的好多国产电影都来得精彩。那时候的刘晓庆和陈冲都带着一种纯真、淳朴的美,这或许是现在的演员身上再也找不到的气质,影像上很有先锋意识,彩色和黑白交织勾勒出不同的时空,形成一种略显诗意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天云山传奇》

渐入佳境的电影,越到后面越能走进人物内心感同身受,虽然表演还是上个版本的表演,显得有些过时了,但是无疑在叙事上和思考深度上早已脱胎换骨,对革命和情感的反思让人潸然泪下,吴遥的投机主义让人细思极恐。叙事流畅,感情真挚,冯晴岚的伟大略显虚浮,能看出来导演是真爱这个国家,人物的情绪也都是真挚流露,五块钱也够结婚了,拖着爱人在雪地里前行是全片最高光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今夜星光灿烂》

这部以淮海战役为背景的影片,之前的主流意见一般认为其主题是讴歌为了建立新中国而捐躯的先烈们,意在警示后人不忘烈士的牺牲。第三代导演在探索人道主义追求,总体还是有点说教化,女主主动追求小于的桥段有意思,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突破“人性论”。开场几分钟的回忆用情绪和演员肢体以及面部情绪来结构影片,人物对白排除在外,女主的梦境和结尾的星空带了一点超现实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巴山夜雨》

算是伤痕电影的代表作,特殊时期人们思想觉醒与意识重生的集中表达,唤醒人们内心的良知,启迪久违的善良,把生活拉进它本来的轨道中。剧情简单,但每个角色都具有魅力,充满诗性色彩的苦情戏,算是总结了时代反思,刻意而为的良心发现,强行巧合的皆大欢喜,虽美化了人性弱点,可历史伤痛却深深烙在了人心里,巴山楚水凄凉地,古往今来多少人,演员选角全优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夕照街》

这也许是平常的百姓生活,却充满不寻常的滋味,老北京四合院的胡同轶事,一口地道的北京腔,鲜明的人物性格,李丁扮演的李鹏飞足够万人嫌,老孙头拿出了家传的老豆腐聚拢街上的年轻人搞事业,二子一贯逗人乐,两对爱情有波折也能最终圆满结合。满满的八十年代的味道,浓浓的人情味,那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是真善美,讲究的是邻里邻居的互帮互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内地最具代表性的6部电影,你还能记得哪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