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5年,毛主席女秘书大骂邓公,次年被捕后,竟然还能成功脱困。

事情还要从这年的万人大会说起,席间,毛主席的秘书——谢静宜,公然对周总理发起攻击,指责完周总理还不够,紧接着她又将矛头对准了邓公,当着众人的面,谢静宜破口大骂。

就算被捕之后,谢静宜也并未受到制裁,反而只被派往乡下进行劳动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女秘书,她为何要当众谩骂邓公?被捕之后,谢静宜又是凭何逃脱处罚的呢?

点个关注,带你揭秘毛主席秘书的真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闹会场批评邓公

众所周知,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并不在少数,其中广为人知的,是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陈伯达和江青等5人,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机要秘书,而谢静宜,就是其中一个。

虽说谢静宜只是个小秘书,但她的本领却有些“通天”,她只有初中文化,却连清华北大都不放在眼里,更为夸张的是,在上万人的会场上,她曾指着邓公的鼻子大骂。

说到底,谢静宜之所以会诋毁邓公,这恐怕跟邓公的地位大有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74年,周总理的身体便被查出患癌,这也就意味着,我党将选举另一个脊梁,在周总理之后担起大任,毛主席视察一番,最终将目光放在了邓公身上。

1974年下半年,我党正式提出,让邓公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消息一出,不少人都鼎力支持,俗话说几家欢喜几家愁,谢静宜和江青一众人,却对此愁眉不展。

为了挤兑邓公,谢静宜似乎一直在找机会,直到1975年,谢静宜的机会来了。

在万人大会上,邓公正在搜集各方资料,不料,这些资料还没来得及递交上去,谢静宜便先发制人。

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她直接破口大骂,期间指责了周总理,随后更是以邓公为中心,将其有争议的行为,全部诋毁了一遍。

在谢静宜的口中,邓公的所作所为和毛主席的指令相背离,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背道而驰。

她言辞激烈,泼辣尖锐,没有任何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一经传出,可谓是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谢静宜是毛主席最信任的女秘书,她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是毛主席的意愿。借着毛主席的光,她的批评就像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向了邓公。

然而,这场风波并没有摧毁邓公。他并未直接回应谢静宜的批评,而是继续推动他的改革政策,坚持他的立场。邓公深知,逞口舌之快不能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处理好新中国的各项事务。

眼看邓公并没有回话,谢静宜自认为邓公哑口无言,殊不知,谢静宜已经嚣张不了多久。

就在大骂邓公后的次年,谢静宜的靠山江青便受到了制裁,而作为江青的好帮手,谢静宜自然也没有好果子吃。

1981年,谢静宜的同伴大部分都被定刑,唯独谢静宜,等到了1983年才迎来宣判。

当时民间都在议论,谢静宜将受到何种处罚,可偏偏在这个关键时期,有消息传出:

谢静宜态度良好,考虑到其有心悔过,她只被撤销职务,随后被派往乡下进行劳动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一处理结果,众人相当不满意,谢静宜为何会被区别对待?

从一个初中文化的女青年,再到公然诋毁邓公的机要秘书,谢静宜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静宜是何人

1975年,毛主席的女秘书大骂邓公,举国哗然,最后却能逃脱逮捕,从轻处理。

说起谢静宜来,她在新中国政坛上,算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女性。

熟悉,是因为她曾是毛主席的女秘书,深得毛主席的赏识和信任。陌生,是因为她在政治中的角色并未像其他领导者那样显眼,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心酸。

包括对谢静宜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谢静宜是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女秘书,她权势滔天,是难得的机要女性。

但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的原话却是:

“谢静宜没有什么能力,她也没什么特殊经历,她就是中央机要局的一个小职员,平时没事就给毛主席送送信。有主席在,她就行,没有主席,她什么都不是。

并且,她什么都不懂,你要让她出点子,那是肯定出不了的。你要是给她现成的点子,她半天还不能理解过来。迟群就聪明。反正谢静宜没有这聪明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副书记的评价,无疑是对谢静宜的一种否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出了另一个人物,那就是迟群。

迟群是谢静宜在清华大学期间的同事,他以聪明才智、出色的领导才能为人熟知。

既然谢静宜样样不如人,那她又是如何当上毛主席秘书的呢?

这还得从谢静宜的身世说起。

谢静宜出生在1935年,她文化水平不高,充其量只能算作中规中矩,但在偶然的机会下,18岁的谢静宜得以进入中央办公厅工作。

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只能闻见毛主席的声音,却并不能见到毛主席本人。

长期听说毛主席的事迹,谢静宜也深受打动,不得不说,这一时期的谢静宜完全是根正苗红。她兢兢业业,对待工作相当上进,在岗位上深耕6年后,谢静宜终于如愿以偿,她成为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也的确如副书记所说的那样,谢静宜年纪轻轻,她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接手重要事宜,而她真正受到毛主席赏识,还源自于一桩意外。

意外就发生在1968年,这一年清华北大闹得不可开交,学生、教授们的矛盾一度被扩大,演变到后来,甚至成了武装斗殴,就连日常上课都成了问题。

毛主席对此十分头疼,他本想派一只工人队伍前往,但刚好在这一时期,谢静宜毛遂自荐,她自愿前去平乱。

谢静宜先是写了一份计划书,随后带着材料来到两大高校,本以为一名女性不能解决问题,但谢静宜做起事来,却是雷厉风行,完全不输于任何男性官员。

可以说,处理清北矛盾后,谢静宜一炮而红,自此以后,毛主席便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至于谢静宜的职位,也迎来了升迁,她从一个忠诚的秘书,成为了中共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同时兼任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她的身份发生了剧变,但她的工作态度和原则并未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谢静宜的政治生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出任了中共北京市委常委,走进了政治舞台的中心。然而,对谢静宜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1973年,谢静宜出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成为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这一年,谢静宜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决策者之一,她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但同时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1971年,谢静宜通过丈夫得知:

林立果有可能叛变!

随即,她立即将信息传递给了毛主席。这一举动,让谢静宜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也使她在政坛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同年,九一三事件发生,林彪一派被彻底清除,谢静宜为毛主席立了大功。这一事件,无疑是谢静宜在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她跻身政治高层的关键一步。

有本叫《十年风雨纪事》的书就提过谢静宜的升职之路:

“大概在1973年时,谢静宜调到市委任书记处书记,她是中办机要局的人,与毛主席很熟。谢静宜调来前,周总理便建议,派谢静宜任市委书记处书记,可以经过她向毛主席反映一些情况,传达毛主席的指示。”

前有毛主席的欣赏,后有周总理的委派,这就是谢静宜和邓公叫板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仅凭谢静宜一人,她是很难和邓公对抗的,至于她为何能不遗余力大骂邓公,问题恐怕还出在她背后的势力上。

那么,谢静宜的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还有谁参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静宜被抓

1976年,四人组被粉碎,所有人都受到了惩罚,唯独有一人逃过一劫。

她就是毛主席的秘书——谢静宜,在此之前,她还在万人大会上诋毁过邓公。

谢静宜在担任秘书前期,她和邓公所在的位置还是同一边,但随着她的职位高升,谢静宜的心态自然而然也发生了变化。

曾经,她认为自己将进入国务院任职,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1974年,邓公却抢先她一步。

邓公任职无异于是一次打击,而被打击的除了谢静宜,还有江青一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这一遭遇,谢静宜逐渐和江青打成一片,早年间,在为毛主席办事时,谢静宜还时常反对江青的思想,但时过境迁,如今的谢静宜,却成了江青的同谋。

1976年10月6日,谢静宜从昔日的高峰掉落到深渊。在怀仁堂事变中,江青一伙人的计划被粉碎,谢静宜也随之被捕。

毛主席的女秘书,这个曾经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物,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地位,被撤销了党内外所有的职务。此后,她被隔离审查,与外界断绝了所有的联系。

1983年,当所有党羽接受审判的时候,谢静宜也被牵扯进来。

她的角色并不仅仅是毛主席的女秘书,更多的还是一名罪人,然而在审判中,有辩护律师却表示:

谢静宜只是个听命办事的小秘书,她的所有指令,都来自江青。

也就是说,谢静宜背后的主使就是江青,而1975年,谢静宜之所以怒骂邓公,也是受到了江青的鼓舞,她成为有心人的“女打手”,通过批评邓公,来削弱邓公的地位和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审判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谢静宜面对审判,她没有慌乱,也没有辩解,她表现得相当积极,并配合审判员,交代了江青一伙人的所有过错。

也正是因为谢静宜的配合坦白,她的刑罚才得以减轻。

1981年,整个四人组团伙都受到了制裁,所有人都得到了惩治,唯独谢静宜逃过一劫。

例如,谢静宜的同伴——迟群,他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此人才能远超谢静宜,可等他出狱后不久,迟群便因癌症而离世。

与迟群的命运不同,谢静宜却因为坦白认罪较好,被免予起诉。最后,她在法庭上说了一句话:

我愿意主动交代问题,只求一个心安

鉴于谢静宜诚恳认错,她赢得了法庭的宽恕,最终被无罪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审判结束,谢静宜来到乡下接受改造,随后她成为一名退休干部。

此后的几十年里,谢静宜几乎从未在公开场合露面,她开始低调生活,遇到采访,她总是婉拒推辞。
加上她的身体不太好,平时她就只能写写诗看看书,有时候谢静宜还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过去的那些风波,如同一场梦,淡淡地留在记忆里。每当回顾起那个时代,她总是深深地叹息,等到2017年,谢静宜已经身患重病,当她病逝于北京时,不少人依旧为之震动。

不得不说,谢静宜的一生跌宕起伏,她只有初中文化,却能成为毛主席看好的秘书,巅峰时期,甚至连清华北大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在万人大会上,她指责过周总理,也怒骂过邓公。

此时的谢静宜风头无俩,但可惜的是,她年纪较轻,在名利场中极易被人蛊惑,在有心人的接近下,谢静宜只能被人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关于谢静宜的处罚,众人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谢静宜应该严惩,她也是四人组的一员。

但也有人说,谢静宜是被迫走上歧途,她能及时认错,改正自己,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至于谢静宜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恐怕就只有那段历史最清楚了。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