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按照岗位类别,划分为管理类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每一种岗位划分不同的岗位等级,具有不同的晋升办法。不同的岗位类别之间晋升的方式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哪一种晋升方式。

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是采取竞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的方式来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但也有正常的晋升机制。不同岗位类别的等级晋升,在符合规定的晋升年限,任职资格条件的情形下,可以正常晋升岗位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管理岗位的职员只能按照管理类职员晋升方式,晋升管理岗位,即采用职员制的方式晋升。最高的岗位等级为一级职员,最低的岗位等级为十级职员。但一二级职员的晋升则是另有条件规定的,一般人最多只能晋升到三级或是四级职员。

专业技术岗,在晋升专业技术等级时,首先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证书,是经过本人申报,单位审核,各级人社部门主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委员会审定发给的资格证书,任职资格证书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即岗位等级的前提和条件。

工勤技能岗,在晋升岗位技能等级时,最主要的晋升依据也是技能等级任职资格证书,比如晋升一级岗位,必须要取得高级技师任职资格证书,聘任二级岗位必须要取得技师资格证书等。

由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特殊性,在不同的岗位之间转岗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管理岗位要转任专业技术岗,这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才能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部分管理岗位,特别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事业单位,聘任管理的职务或是岗位等级,也需要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证书的人,首先是聘任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比如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人,最低可以聘任专业技术七级岗位,但如果专业技术岗位七级没有任职名额,那就只能聘任专业技术八级岗位,这就属于高评低聘。

但取得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如果具有管理领导能力,无法聘任专业技术七级,但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有的还可以提升行政职务,比如聘任为单位的中层干部,某个科室的负责人等,其岗位等级可以按照管理岗位的等级来确定。

比如是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提拔到管理岗位以后,如果属于县处级干部的,那就是五级或是六级岗位,是科级干部的,就是七级到八级岗位。但这种岗位之间的转换并不是个人行为,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组织行为。

如果不涉及转岗任职的情形,各个岗位之间正常的晋升,需要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行意见的规定执行。

比如管理岗位职员等级的晋升,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严格岗位类别晋升以外,在事业单位中还存在部分人属于一肩挑的情况,比如部分大学校长,医院的院长,科室主任等,都是属于一肩挑的人员,这类人员既有行政职务,也有专业技术职务。一肩挑的人员,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管理人员的30%。一肩挑人员的任职应按照干部权限报相关部门审批,按主要任职岗位确定工资待遇。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中,从晋升通道来分析,目前管理岗位的晋升,除了领导干部的晋升通道比较完善以外,对于一般职员的等级晋升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但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通道则是比较完善的。在事业单位中,通过专业技术路线走职称晋升的路子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