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坐落于滕王阁英姿矗立、赣江水奔流不息的江西省南昌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历史源远流长,创办于1988年的民办赣江大学。历经岁月更迭,学校一路砥砺前行, 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学校被列入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现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中国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力强、学科广,蓝领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36.46万册,数字资源量772万册。设有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60个本科专业和37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基本形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部级优势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科研,推教改,正本清源硕果累累。所谓大学,重在人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0%以上,博士和在读博士28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近80%,参与国家级行业标准制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级“千人计划”、赣鄱英才555工程、海外高端A类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香江学者人才计划、武汉楚天学者、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等15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学校一直强力推动科研,科研平台共有江西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制造工程实验室、江西省智能楼宇网络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市DME光电工程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近30个,获得各类省市级科研团队近10个。据不完全统计,学校获批立项国家级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批省部级课题300余项,市级课题、横向课题等其他各类课题近200项;发表论文(出版专著)4000余篇(部),授权国家专利600余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论好、实践强,技术人才广受欢迎。学校紧密围绕江西省科技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依托省级一流专业,一方面开设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和“1+X”人才实验班,通过实施科教协同育人计划、产教融合育人计划、校企合作育人计划等助力学生特色发展。截至目前,学校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龙南市人民政府、全南县人民政府、乐安县人民政府、江西新建经济开发区等100余家企业、地方政府建立了校企、校地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学校与知名企业合作建立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推动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各二级学院与企业合作开设了10余个校企合作定制培养人才实验班,先后从校企合作企业聘任了80余名兼职教师,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发了20余门校企联盟课程。学校毕业生以爱岗敬业、基础扎实和技能突出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肯定,连续6年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