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曲靖卷烟厂基层党组织党员代表来到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乡村振兴挂联点参加党支部联建共建活动。活动结束后,一行人兵分两路,一部分在社区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而我们这个小分队,则前往较为偏远的以礼街道温泉村。

一听说要去“温泉村”,同行的3位年轻女同事很兴奋,“那工作完后是不是可以泡个温泉澡啊?”“温泉村其实没有温泉,而且还缺水。”正在开车的何师傅的一句话,浇灭了大家的满心期待,毕竟他已经去过温泉村数次了,应该所言不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往温泉村的山路。贺尤升 摄

温泉村与会泽县城,其实就隔着一座大山,但山势很大,上下山的路蜿蜒曲折,一个接一个的回头坡,只够一辆车通行的道路一侧是高高的悬崖。由于山高坡陡、谷深弯急,温泉村之前是深度贫困村,在脱贫攻坚阶段虽实施了易地搬迁,但仍有部分村民故土难离,选择留了下来。

2023年5月,温泉村成为曲烟新增的驻村点,3位驻村队员成了这里的“新村民”,已经在会泽驻村两年的吕金明任驻村第一书记。

近20公里的路程,我们的车子“爬行”了整整50分钟,终于来到了温泉村村委会。

再见老熟人吕金明时,我差点没认出他来,他整个人瘦了一圈,面色黝黑,头发长得几乎遮住了眼睛。看上去有些疲惫的他和我解释,最近刚刚结束了森林防火夜间巡查工作,睡眠不太好。“森林防火你们也要参与?”我心中的好奇变成了问句,在我的一再追问下,驻村队员不分昼夜的“操心事”,一桩桩浮现在眼前……

村民增收的“牵线人”

温泉村现辖10个村民小组280户920人,烤烟种植一直是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小坪子、后坪子等自然村有烤烟种植基地600多亩。但因为地处干热河谷地带,缺水成了村民们种植烤烟的最大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金明和驻村队员入户调查。贺尤升 摄

吕金明和驻村队员去年5月到来时,正值烤烟的生长期、村民用水的高峰期。由于天气干旱,村里供水不足,大田里的烟苗长势矮小且发黄。这样的烟苗成熟后肯定达不到优质烟标准,自然也卖不出好价钱,吕金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夜深了,他仍在床上辗转反侧。

要解决问题,看来只有安装滴灌这个法子了。在他的建议下,驻村队员与村两委人员分头入户进行宣传动员,向村民们推广膜上滴灌技术,并联系烟草公司的专家来指导。滴灌装上了,看着短时间内就由黄转绿、长势喜人的烟苗,吕金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一晚,他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

吕金明的心没白操,以往每亩收入3000元的烟田,去年一下子便增加到了4000元。

“红旗渠”的守护者

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村里的饮水问题,温泉村的村民们一锄一凿、在山上挖出了一条长36里的东方红水渠,从以礼河引来了水,这条专属温泉村的“红旗渠”,是村里唯一的生产生活供水来源。

因为年久失修,近年来,沟渠的多个地段出现了沟埂坍塌的状况。得知这一情况后,驻村工作队把参加沟渠巡逻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2023年9月7日晚11点,白天巡视完水渠的驻村队员刘冲开刚刚睡下,此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的心一下便悬了起来。如果暴发山洪,水渠就有可能垮塌,直接影响到村庄安全。刘冲开迅速起身,和另外两名驻村队员驱车赶往6公里外的上游水闸,冒着大雨、配合村干部开闸泄洪,险情被解除了,而他们早已是一头汗、两腿泥。

每天,在东方红水渠上,都会出现刘冲开和队员们攀爬巡视的身影,在他们的合力守护下,水渠安然无恙度过了雨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山巡查。贺尤升 摄

帮扶项目的“监理师”

在温泉村村委会大门左边,有一段十多年前修的硬化路,经年累月地使用,路面变得坑坑洼洼,一下雨便出现一摊摊积水,给村民外出、农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看着眼前这段路,吕金明的眉皱了起来,他与村干部商量能不能修一下,村干部叹气道:“这事我们也想,可是没钱呐。”

直到黄昏,已经过了饭点,吕金明和另外两名队员还在琢磨这件事。为难之时,他想到了“娘家人”。于是,他们回到厂里,向厂领导汇报了相关情况,虽然此时已经错过了年度项目资金的申报时间,但经过厂里争取,还是向集团补充申报了10万元的专项帮扶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需修筑的路面进行测量。受访者供图

能为村里争取到资金实属不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定要把帮扶项目做成品质工程。于是,从开工那天起,工地上从早到晚都是驻村工作队员的身影,他们变身项目监理,对每一道关键工序进行把关,从C25混凝土配比中水泥标号用量,到混凝土的铺设厚度,都一一实测,做好施工过程管控;施工路面下交叉着多个灌溉放水口,村民因担心使用方便和安全,曾阻止过施工,驻村队员们一边根据村民需求优化施工图,一边耐心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彻底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段长100余米、平整的水泥路呈现在众人眼前。一位唐姓老人高兴地说:“多少年了,我们一出门走就是烂路,现在好了,这条新路真是越看越顺眼。”

村子里的“巡山人”

每年的1月到5月,都是温泉村护林防火最“吃紧”的时段。作为村里的成员,曲烟驻村队员自然也成了护林防火巡防队员。他们与村两委成员分为两组、每组三人,分别在每天早上6点到9点,晚上7点到12点,在全村开展森林防火巡查,每巡查一次,来回要驱车走20公里山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金明(左一)和村民们一起开展护林防火宣传工作。受访者供图

巡逻路上,看见有种地的村民,他们会主动上前打招呼,借机宣传森林防火安全知识;遇到进山劳动、放牧的村民,便特别叮嘱他们不能在野外抽烟、不能用火,每次巡逻,驻村队员们都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话。

“以往,每年温泉村都会发生山火,干部群众都要赶去紧急灭火,而去冬今春以来,有驻村队的参与,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山火啦,真心地感谢你们。”说完这话,以礼街道的佟书记起身向曲烟驻村队员鞠了一躬,大家连忙起身回应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村里来了“新队员”

这次与我们一同来温泉村的,其实还有一位特别的同事,他就是前来接棒吕金明、担任温泉村驻村第一书记的赵培林。

虽然是初来乍到,赵培林就和我们谈了他打算利用干热河谷的气候在村里发展蔬菜产业的设想。这位工厂的“物流专家”,或许会给温泉村带来新的气象。

站在不久前才竣工投入使用的水泥路上,吕金明对赵培林说:“驻村工作的下一棒,就交到你的手里了。”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抬头望着远方的沟壑,赵培林目光坚毅,今后的几年,他的工作生活,将与这里的山山水水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将与其他驻村队员一道,延续曲烟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带着村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天的活动结束了,我们告别了温泉村,告别了驻村工作队员。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苍茫连绵的群山之上,乡村的宁静、安详,让人心旷神怡。在这片乌蒙群山之中,我们知道,有一群来自远方的驻村人,正在与村民们一道,用勤劳的双手共同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作者:谭华卫/文贺尤升 王纯/图

监制: 梁冰清 编辑: 刘婉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