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前语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在甘孜州的城镇、农牧区及各行各业也无处不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我们特开设《向“新”提“质”》专栏,就甘孜州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特色做法、先进经验作相关报道。今天来看第一期《数字交通让交通项目建设更加“智慧”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交通建设也大大提速,今年州交城投集团积极开发了交通项目建设全过程数据管理,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为依托,自建工程项目为载体,搭建了数字交通建设管理服务平台,让交通项目建设更加“智慧”,更加高效。

在州交城投集团指挥控制中心机房里,工作人员王博正在电脑旁,利用数字交通建设管理服务平台对企业在建项目进行全面监管。

今年一月,州交城投集团数字交通建设管理服务平台上线,平台以信息化、可视化加智能物联的方式把工程前期储备、招标、施工、验收等信息数据,实现项目实时动态管理,丰富的工程数据汇集,不但减少了繁琐的工作报表及汇报总结,也让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江县雅剪路项目4号拌合站里轰鸣,这里所有的生产信息,都会通过网络,实时上传到数字交通建设管理服务平台。数字交通建设管理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施工重点部位,如拌合站生产、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路面摊铺、压实等实现实时、自动的质量监控和预警,对各试验室实验数据及时采集、上传、分析。

甘孜州交城投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周辉介绍说:“除了实验数据第一时间上传外,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后台追溯出样品编号,查出实验数据是否符合验收的标准,是否是合格的材料,从而在源头上控制每组材料的质量。

通过系统查询,我们看到了采访当日的预警信息。这些预警信息不仅会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的生产负责人,提醒他们更改产品的配合比,也会成为监管部门在后期监管时的依据,有效防范化解源头质量风险。

除此外,数字交通建设管理服务平台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施工环水保措施进行实时监控,尤其对特长隧道采用了安全预警系统,让出现险情时能够及时响应,迅速处置,引导场内全体人员安全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天在丹巴布科隧道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都佩戴上了智慧安全帽。在隧道外的电子屏幕上能清楚显示隧道内施工人员动向及分布情况,这些信息都源于一枚小小UWB人员定位芯片。

“在一线施工人员进入隧道后,通过我们的监控系统,就可以把身份信息,包括人员定位显示在大屏上,通过定位芯片系统工人在隧道里定位误差不超过三十公分,定位芯片充电一次可以使用一个月。”S572丹巴县布科至章谷段改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张星说。

全长3115的布科隧道,地形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在施工中存在较多安全风险,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项目部给安全帽安上了智慧大脑芯片,通过定位芯片对隧道施工人员可以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安全帽上的智慧大脑无疑为施工一线人员的生命安全系上了保险绳。

UWB人员定位芯片只是隧道安全信息化管控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包含人员定位、人员考勤、车辆出入、UWB人员定位系统、四合一气体检测、网络联动报警、应急电话等。隧道内还加装了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对隧道内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实时同步到户外大屏上,当隧道内气体值超出或低于安全数值则会通过联动报警器实现声光警报,并自动上报至甘孜州数字交通平台上,通知相关管理人员。

数字交通建设管理服务平台真实有效地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盲点,有效打通项目建设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提升项目过程管控能力和处置效率,最大限度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

甘孜州交城投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周辉说:“下一步我们想把所有的项目都做一个横向对比,通过横向对比,在同等条件下了解每个项目的推进情况,然后针对性对个别项目进行督促指导。另外我们正在运用科技兴安,加大在防灭火、防洪防灾以及地震预警方面的投入和合作,实现以上数据信息的共享和推送,全面提高我们的防灾能力和处置效率。”

全媒体记者/ 楚吴巴登 黄炼 雅江、丹巴县融媒中心

编辑/ 黄炼

责编/ 王凤

审核/ 贺文怡

监制/ 谭荣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