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完善、发展和创新,逐步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学习推广、完善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充分认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是有效化解基层社区群众之间矛盾和纠纷工作的方法创新。

“双联户”制度是西藏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创新,是结合西藏区情形成的符合西藏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是十多年来得到实践检验并取得成果的有效方法。“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探索,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是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调动群众、管理群众的重要举措,经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10+”的工作任务。通过“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全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双联户”,逐步形成了人人关心、户户参与、竞相发展、争创和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实现了把发展稳定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户的社会治理创新。自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以来,全区各联户单位在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致富创收、矛盾化解、安全隐患排查、舆情收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双联户”服务管理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不断创新拓展,“双联户”制度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逐步显现。一是从流动人口本身的特点来看,大部分进藏流动人口对西藏“双联户”的具体要求和内容知之甚少,个别流动人员被推选为“双联户”户长后,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在藏流动人口主要是经商务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相对不高,职业种类比较单一。二是从网格员素质和流动人口居住情况等客观因素来看,参与社区管理的个别网格员受文化水平限制,与“双联户”在交流沟通上存在障碍。另外,流动人口居住地大多以租住大杂院或群租房、公寓楼为主,居住种类多样、人员变动频繁。三是流动人口大多数最终选择回乡或者迁移至其他城市居住养老,对“双联户”制度传导落实不够。综上所述,“双联户”制度对流动人口(尤其是跨区域流动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未能有效建立。

对此,笔者认为,西藏“双联户”制度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应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蓝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内部矛盾自我化解”“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按照基层“党支部+网格化+双联户”的服务管理模式要求,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加以推动落实。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选好户长这个“领头雁”。在“双联户”户长的民主推选中,必须选择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的能人贤士,确保推选的户长能真真切切为“双联户”服务,能真正做好社区和流动人口的桥梁和纽带。户长要心怀“国之大者”,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

二是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民族团结。根据《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和《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战略性任务 全面推进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力争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充分发挥“双联户”的制度优势,让每一位流动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体会到来自社区和“双联户”的关心关怀,让流动人员打心底里愿意向“双联户”户长倾诉心声,并在行动上积极响应社区号召,积极参与社区和“双联户”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

三是加强基层治理,拓宽服务领域。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化解群众内部矛盾纠纷的宝贵经验。在坚持依法治藏过程中,始终以常态化、法治化理念,把维稳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基层,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通过宣传教育,让流动人员充分认识到西藏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多措并举激励流动人口参与到社区服务和管理中,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流动人口要同本地常住人口一道,有义务维护好地区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要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双联户”制度,有效发挥“双联户”制度在“综治”网格化管理、法治化民事调解、农牧民增收致富、基层减灾防灾等各方面的作用。

四是加强教育培养,提高全民素质。在实现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加强全民教育水平,提高西藏各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社区网格员与流动人口“双联户”户长的沟通交流。同时,在户长的引导下,让每个“双联户”成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共建和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中,让“双联户”制度真正成为全民共建、全民共治、全民共享的强基惠民的好政策。

综上所述,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流动人口真正感受到“双联户”制度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主动融入“先进双联户”创建工作中,主动参与社区“双联户”的“10+”工作创新中,主动加入到基层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同时,要把“双联户”工作覆盖到城乡基层、千家万户,让“双联户”制度成为丰富平安创建的载体,深化法治西藏建设、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受到全区各族群众广泛欢迎的新时代西藏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法宝,“联”来实惠、“联”出平安。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