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年业绩“变脸”,在上交所的追问下,康鹏科技(688602.SH)更多关键经营信息浮出水面。

6月24日晚间,针对上交所重点关注的核心产品LiFSI、境外收入、存货、重大诉讼进展、募投项目五大问题,康鹏科技在年报问询函中作出回应。

LiFSI还在亏本卖

此次年报问询回复的看点之一是,公司对拳头产品LiFSI收入、毛利率下滑原因给出进一步解释,侧面透露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仍在亏本销售LiFSI。此外,与可比公司相比,公司产品受到的冲击明显较大。

康鹏科技2023年7月登陆科创板,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为新材料产品及CDMO产品,其中,新材料产品覆盖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有机硅材料等领域,CDMO产品主要覆盖医药和农药领域。

上市第一年公司业绩不理想,2023年,康鹏科技营收9.79亿元,同比减少20.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减少37.6%。新材料业务板块的表现拖累了整体业绩,2023年,该板块期内营收3.8亿元,同比减少44%,毛利率10.6%,同比减少21%,究其原因,核心产品LiFSI表现不争气。

此前在年报中,对于新材料板块业绩下滑,公司主要提到消化高价格原料库存和中上游材料竞争持续加剧两大因素导致LiFSI价格大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鹏科技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情况,来源:公告

不过,根据年报问询函回复可知,LiFSI业务持续亏本维持。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的毛利率基本能反映LiFSI产品的毛利率变化情况,公告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8.67%、-16.61%、-15.99%,反映LiFSI业务不容乐观。

对于原因,公司在公告中进一步披露,2023年初公司在价格高位囤了主要原料碱性锂,但苦于碱性锂价格从2023年年初40万/吨一路下跌至2023年末的10万/吨,消化高价库存导致LiFSI产品成本较高。另外,由于2023年LiFSI产能明显过剩,竞争加剧同时导致LiFSI价格大幅下跌。

尽管如此,从行业多家同类型公司横向比较来看,康鹏科技显然受到的冲击较大。与四家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营收下滑幅度约5成,排名第二。此外,公司亦是毛利率为负的两家企业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公告

产能过剩问题尚需时日缓解,高价库存何时消化完毕?

钛媒体APP留意到,2023年公司对LiFSI产品的主要原料碱性锂的采购量是低于当年耗用量的,这也意味着尽管价格不理想,公司选择减少库存积压亏本销售,如果2022年末的库存不算多,那么按理说公司高价原料库存或已经接近消耗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下困扰康鹏科技的主要问题是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在公告中,康鹏科技提到,如果未来市场需求的增速低于市场供应的增速,可能会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和价格走低的局面。

募投项目仅投入4%,或被迫延期、变更

LiFSI市场情况不理想,公司IPO阶段提出的扩产计划显然已不合时宜。

根据招股书,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兰州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是基于打破公司产能和场地瓶颈的考量。此前公司提到,在满产情况下,康鹏科技LiFSI年产能1700吨,公司认为这样的供货量在未来万吨级市场需求的背景下,将落后于行业发展速度。

该项目原计划总投资额8亿,后由于首发募集资金净额低于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公司去年将拟投入募集资金调整为6.5亿元。招股书显示,该项目2021年12月备案通过,并在2022年初环评通过。不过,此前因康鹏科技IPO坎坷而几经耽搁。

成功上市后,该项目进展依旧缓慢。公告显示,2023年公司对该项目投入仅2659万元,累计投入4.09%。据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募投项目是否存在产能消化的风险、项目变更或者延期风险。

钛媒体APP留意到,在今年5月的机构调研会议中,针对公司募投项目的进展情况,公司的回应是“募投项目也在正常建设中,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是在2025年12月”。

不过,在上交所的追问下,此次公司明确提示募投项目存在产能消化风险、存在变更或者延期的风险。

“2023年,由于LiFSI渗透率不足导致下游市场LiFSI需求增长不足,若LiFSI市场需求持续不及预期,后续公司将会进一步根据市场变动情况以及行业内竞争关系考虑对募投项目是否进行延期或调整,公司募投项目存在延期甚至变更风险”,公司表示。

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LiFSI在手订单共106.34吨,按公司月度产能计划,产能利用率可达到75%。截至6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8.14元,目前市值约44.7亿元,较高点已跌去45%。(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孙明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