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有一个独特的里程碑,那就是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个致力于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倾注心血、重点扶持的高等学府。

这所承载着国家重托与期望的学府,早已跻身于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行列,更是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的佼佼者。如今,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书写着其辉煌的历史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科发展,绽放勃勃生机

北京理工大学拥有深厚的学科积累和强大的研究实力。学校现有9个学科门类,涵盖了33个一级学科均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学校还提供1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包括6个工程博士类别,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物理学学科新增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传统理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持续进步。

此外,在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北京理工大学也展现出领先的实力,成功跻身国家第一梯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以珠峰高峰学科为主干,构建了“6+7+2”的特色学科群,通过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特别是兵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批珠峰学科,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彰显了学校在国防科技和工业领域的突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特的双“3+1+X”培养模式

北京理工大学以其独特的双“3+1+X”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该模式在学制上独具匠心,学生前三年专注于本科阶段的学习,而在第四年则实现了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无缝对接,开启了本研贯通的学习之旅在“X”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硕士或博士的深造道路。

地域安排上,学生前三年将在北京校区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熏陶。而到了大四和研究生阶段,学生则可以在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之间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享受不同地域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增“拔尖计划”招生专业大类

北京理工大学设有七大特色班型,包括徐特立特色班(智能装备技术方向、智能动力与新能源方向材料智能技术方向、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方向)、李泽湘双创班、数学基础拔尖班、医工融合实验班,实行本研贯通培养

学生进校后进行面试选拔,保证满足6个志愿班其中之一,或可在全校理工专业大类任选。这种灵活的选择机制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和研究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