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每年专奖已毕业学生!

受奖学生是否优秀与高考成绩无关!

一个民办教育集团的“内部”评奖活动,竟然吸引了超过300万人在线观看。

这,就是四川嘉祥教育集团(简称“嘉祥”)从2018年开启,每年5月开始接受学生自愿报名,高考成绩发布前进行的“十佳学子成长助力奖学金”评选活动。主办方表示,赶在高考成绩发布前评选完毕,是因为希望这些受到表彰的学生确实是因为“优秀”因为“佳”,而且不受到高考成败的影响。

据了解,十佳学子助学金分设“自立自强奖、科技创新奖、社会服务奖、嘉祥模范生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第七届嘉祥十佳学子成长助力奖学金”于6月21日评选完毕,30名当时还不知道自己高考成绩的高三毕业生受到了表彰。

“身心健康、道德高尚、思维积极、个性完善、乐学善思、求真务实、能力突出、乐于助人、自立自强、勇于担当”是嘉祥对十佳学子的诠释,“嘉祥十佳学子”既是嘉祥学生荣誉体系中的顶级荣誉,也是嘉祥学子的标杆。

嘉祥“十佳学子”评选不是专为学习成绩优异或获国际、国内大奖的学优生而设,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优秀品质,助推他们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2018年以来,基于“励志、奖优、榜样、创新”的原则,嘉祥已评选出70名十佳学子和83名优秀学子。

嘉祥集团董事长向克坚强调:“真正的优秀人才,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异, 同时也需要品德优秀。”他希望通过“嘉祥十佳学子成长助力奖学金”评选活动激励更多学生见贤思齐、奋发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审吸引超过300万人“围观

2024年“嘉祥十佳学子”评审活动于5月17日正式启动,来自锦江、成华、郫都、彭州、达州、乐山、自贡七个校区的100余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网上提交了申请材料,经过层层选拔和初评,共有55名学生进入复审阶段。

这本是嘉祥内部的评选活动,但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关注。以6月18日举行的复审为例——55名候选学生在两个复审场接受33位由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社会贤达、爱心企业家,以及家长、校友、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团的评审。

尽管每名候选人只有6分钟自我陈述,7分钟现场答辩,2分钟“亲友助力”的时间,但加上评委们的现场提问,使得整个复审时间持续了约8小时,线上直播与现场观摩的“围观”人次超过了3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豪华评审团还有亲友

“2024第七届嘉祥十佳学子成长助力奖学金”评审分为初评、复审与终审三个阶段。通过复审的30人在6月21日下午接受由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300人大众评审团的终审,并最终评选出四个类别的不同奖项。

复审阶段的评审团堪称豪华,主办方特邀请了高校人士、社会贤达、爱心企业家、主办方代表、校长、学术专家代表、家长和校友代表组成两组强大的评审阵容,分别在两个会场对候选人进行考核评定,共同见证了新一届嘉祥十佳学子的勃勃生机。33位评委细心审读了每一位候选人的申请材料,聆听他们的发言后除了给予肯定和鼓励外,还不时提出十分有深度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复审还增加了一个环节——“亲友帮帮团”有2分钟的“拉票”时间。不仅有父母亲临现场为孩子加油的,更有老师、同学通过短视频“拉票”的。嘉祥7个校区也组成“学校观摩团”到现场为学生鼓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委眼中的十佳评选很温馨

参评的嘉祥学生谦和、真诚,他们在生活中乐观、向上、不畏艰难、破浪前行......评委也给予了高度赞扬。世界大专华语辩论邀请赛冠军罗淼评委对嘉祥十佳学子的评选初衷和评选过程表示赞同,他说:“我们不希望孩子们是读书的机器,而是期望他们拥有自我管理、自我驱动的能力,嘉祥十佳学子的评价标准非常契合当下的教育理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主任李富宇评委在聆听了学生的陈述后非常感慨地说“没有人生而完美,在嘉祥有一群拥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助力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培养学生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便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嘉祥高2008届校友,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博士后蒋梦姣评委说,嘉祥一直非常注重学生健康成长,“那时还没有‘十佳学子’评选活动,但‘西萍’奖学金就非常关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了!”据了解,2004年开始设立针对嘉祥在校学生的“西萍奖学金”至今仍在颁发,与“嘉祥十佳学子成长助力奖学金”相同的是,“西萍奖学金”也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表现优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设立了“优秀品质奖” “优秀实践项目”等16个奖项,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勇攀科学高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在2024年“自立自强奖”复审现场,感到不到这是一场角逐,更像是学生们展示谦和、真诚与优秀的舞台,他们饱含深情的陈述令人动容,甚至评委在互动中几度哽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祥学生的故事励志温暖

来自自贡嘉祥外国语学校的毕业生吴旻昊一直背着一个书包,引起了评委的注意。原来这个书包里装的不是书,而是维系生命的小型营养设备。吴旻昊患有克罗恩病,这是一种患病率仅有十万分之一的罕见病。然而他在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里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高考来临,他背着“生命伴侣”自信勇敢地踏入了考场,成为自己的英雄,用不放弃的精神,勇于自立自强,书写属于自己的逆袭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华针对一名申报“社会服务奖”的学生问到:“你在申报材料中提出要将40%的奖金用于公益活动,假如让你全部捐出来你愿意吗?”来自嘉祥成华校区的女生黄兰琦稍稍愣了一下就爽快地回答:“当然愿意!我来参加这个活动,并不是为了获得奖学金,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获得认可,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公益活动筹得资金!”黄兰琦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2021年初三时就曾在第三十一届全国中学生应用物理竞赛中获奖。她还是一名热心公益活动的女生——作为嘉祥成华第三届学生会主席,她一年手写了50多页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2022年到小金县参加研学旅行后,联合成都七中林荫街校区、树德中学宁夏街校区、成都外国语学校等校的同学,发起组织了“携手同行,未来与你”成都-小金结对成长活动,希望为小金城关二小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些帮助;她还在学校发起设立了“女厕所卫生巾互助盒”,帮助忘带卫生巾的女孩子摆脱窘境……她说,自己主动参加“嘉祥十佳学子”评选活动,源于2021年夏天以志愿者身份参加那年的“嘉祥十佳学子”颁奖典礼,“那时就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彩问答:

Q:“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根据这句话说一说对社会服务的理解。

A:做社会服务客观上付出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同样我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时间帮助他人,换取我对理想的追求和心中的安宁。

Q:你认为哪一句话可以作为自己的精神资源,作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助推青年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A:是李大钊先生的《青春》: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让我有很深的共鸣与感触。现在18岁的我,有非常足的精力和志向,我愿意奉献青春,为我们的社会、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Q:怎么理解化学是“天坑”这一说法?

A:相对信息技术等专业而言,化学研究周期较长,但我有定力、有信心不断提升,相信定会有收获。

Q:基础创新难度难于竞赛,十年磨一剑,可能很长时间看不到前面的光,你要做什么准备?

A:走向没有路的前方需要更大的勇气,那就用我所有的能量与勇气。

Q:作为学长,请给学弟学妹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A:第一点,认真学习,才会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第二点,多参与班级建设活动,担当班级干部,培养自信,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与人相处、与他人共情的能力。

Q:如果获奖了,怎样规划使用助学金?

A:我曾经设计了成都——小金县的帮扶活动,我会利用助学金继续推进这个公益事业。如果还有富余的资金,将会投入助老助贫与留守儿童。如果未来我更够强大,作为自己基金启动费用,期待更长久的运转,帮助更多的人。

周波/文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