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竹泻绿,惠兰吐幽

在金山嘴渔村的花舍民宿旁

藏着一家颇有来头的工作室

这里,还跟从金山走出的大师程十发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于书香,潜心墨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尘世之间,取点滴精华,予以升华便跃然纸上……伴着初夏海边湿润的空气,在金山嘴渔村的竹鸣斋里,沉醉于一幅幅意味深长而韵味十足的大写意中国画,感受其始于凡尘,终于升华的意蕴。

这些画的作者,正是沪上著名画家赵竹鸣,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从金山走出的国画大师程十发的弟子。如今,他来到恩师的家乡,再续不解之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赵竹鸣出生那天,祖屋翠竹掩映、溪水环绕,风吹竹响。因此,父亲为其取名——竹鸣。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或许也预示着他日后将与文雅相交,一鸣惊人。

由于祖父是名声在外的丹青高手,现代书画大家丰子恺的高足,因此家中收藏了很多艺术瑰宝。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赵竹鸣六岁便拿起笔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初露天分的他画晚归的羊,画满山的竹,画山坡上放牛的少女……后来他又接受了专业美术训练,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

人世苍桑、斗转星移,视艺术为生命的赵竹鸣,如今已从翰七十年,虽年逾八旬,却依然笔耕不辍。

师承大家,自成一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潜心墨海,茹苦践行的过程中,赵竹鸣对国画大师程十发的作品风格“一见钟情”,当时程十发的绘画艺术在海内外已享有盛誉,他笔下的一鸟一花、一树一石,无不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情趣。特别是人物画,更是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

于是,赵竹鸣下定决心拜程十发为师。1975年,他正式成为程十发的弟子。从此,便醉心钻研程派画艺。追随恩师学习时,为了不惊扰大师生活习惯,赵竹鸣经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从虹口区的鲁迅公园骑车一个多小时到吴兴路,六点进程宅,九点辞别,无论严寒酷暑,都风雨无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竹鸣与程十发

大师的悉心指导加之自身的刻苦努力,赵竹鸣画艺大进,墨趣日臻,也逐渐领悟到程画“精髓”。有一天,程十发看弟子赵竹鸣作画,颔首露笑,欣然挥毫:赵竹鸣妙笔。能获得大师如此高的评价,实属难得。日后,程十发还赐字“竹鸣斋”送给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竹鸣与程十发合影

谈及恩师,赵竹鸣如今依然感慨:“程十发先生非常平易近人,虽然是闻名全国的大师,但平时没什么架子。”回忆起师徒两人的相处点滴,赵竹鸣告诉记者,“师父平时很关心我,我也很尊重他,他过马路时,我总会扶着他,就像自己的亲长辈一样。”

赵竹鸣的人物画受程十发影响很深,而师父不仅在艺术上倾囊相授,在做人方面也不吝赐教,“我不仅跟程先生学画画,还跟他学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缘金山,传承写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劲竹鸣亮新声。从艺过程中,赵竹鸣逐渐把程十发的人物画及吴昌硕的花鸟画、黄宾虹的山水画艺术融为一体,在传统中创出自己的风格,给画作带来了新的表现力。

他的人物画与一般静态的水墨画不同,特别是以少数民族少女为主题的作品,洋溢着一股该民族的纯朴乡情及少女活泼可爱的气质,色彩鲜明开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赵竹鸣已在中央和地方报刊上发表了上千幅书画作品,令人注目。如今,他的书画作品不仅深受大众喜爱,更是收藏者和拍卖市场上的热点。

沪上一些名流雅士也偏爱收藏赵竹鸣的画品。如驰名中外的笛王陆春龄,笑星王汝刚,名伶马莉莉、钱惠丽等。他的近千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是蜚声中外书画圈的海上汲古斋签约画家。

如今,机缘巧合下,赵竹鸣带着作品再度回到了恩师的家乡金山,“回到程十发先生的家乡开办艺术室,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位于金山的竹鸣斋,赵竹鸣静心,端坐,开始作画。轻轻拿起毛笔,蘸一点颜料,在纸上划过去,便描绘出恰到好处的线条,一气呵成、毫不拖沓,逐渐渲染出了一幅优美而别有深意的国画……

工作室里还陈列着许多赵竹鸣别具一格的作品,粗细、枯湿、疾缓的线条,灵动秀润,毫无拘谨刻意;笔墨张弛有度,出神入化。伴随着鲜活可爱的鹿、羊、鸡、牛及琪花瑶草……鲜明开朗、跃然纸上。吸引着许多路过的游客驻足。

心静可明朗,沉思可布局,认真可让画优美。如今,赵竹鸣正在筹备自己的画册,未来他也希望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在还有余力的情况下,我也想在恩师的家乡金山开办一些国画培训,将程派风格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编辑丨翁羽

责编丨潘婷 陈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