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广东高考成绩正式公布

全国各地高考成绩也在陆续公布

今年上华师需要多少分呢

特此为你做出解答

陪你圆梦华师

接下来

我们一起了解

华师2024年招生情况吧

2024年华师招生计划

后生青春无畏

新生大有可为

请观看华师2024年

招生宣传片《后生·无畏》

2024年我校普高本科招生计划7630名,其中师范专业计划2955名,非师范专业计划4675名,总计划比2023年有所增长。在广东招生计划6133名,其中师范专业计划2344名,非师范专业计划3789名。

请点击图片,了解招生计划

在此

我们为大家提供

2023年华师的录取情况

供大家参考

华师2023年各专业分数和排位

目前,华南师范大学有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汕尾校区滨海校园。其中,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三个校园统一招生代码10574,统一招生,不同的专业分布在对应的校园,汕尾校区滨海校园单设院校代码招生80002,请考生认真阅读广东省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表统计未包含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联合培养、汕尾校区、地方专项、教师专项等专业组,下面,我们详细看看2023年的广东招生录取情况吧。

2023年广东本科批投档情况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

2023年华师各专业

录取分数和排位如下

2023年广东省普通类(历史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广东省普通类(物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外省(直辖市、自治区)

各专业录取分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广东省艺体类录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广东省教师专项录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广东省地方专项录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录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联招分数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

广东高考政策再次发生变化

如果想要报考华师

请了解清楚以下信息

高考科目选考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华师按学科对院校专业组进行细分,普通类(不含地方专项)本科批共分为31个专业组,音乐类按器乐种类分为35个专业组。

各专业组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可上华师普通高考招生信息网查看

让我们一起了解

今年的录取批次与录取原则吧

录取批次与录取原则

录取批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专项在广东省提前批录取,其他专业在本科批录取。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录取批次均安排在第一批本科(合并批次的省份安排在本科批)。

我校汕尾校区继续单设院校代码80002招生,今年有材料物理、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金融科技、服装与服饰设计、学前教育(师范)、小学教育(师范)专业招生。

录取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校普通类(历史类、物理类)专业分档时,根据各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根据考生投档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相同分数的按排位先后)排序进行专业录取。

本校教师专项计划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根据考生投档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相同分数的按排位先后)排序进行专业录取。

根据各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体育类专业分专业录取时,以投档总分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投档总分相同的按高考文化成绩(排位)录取。 根据各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专业分专业录取时,广东省计划以投档总分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外省计划按术科统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术科统考成绩相同的,按高考文化成绩(排位)录取。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师有许多培养优势和特色

将 为你的学习之旅锦上添花

华师培养优势和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流学科专业办学实力显著

2024年共有78个招生专业,覆盖了除农学和医学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建立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现有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冲补强”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心理学获评“A+”。学校依托这些优势学科,打造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生源好、就业率高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获批4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总数占招生专业总数的80%以上,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7门,省级以上一流本科课程183门。

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特色鲜明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的本科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忠诚爱国、笃志力行、诚朴向学、守正创新的综合性一流人才,实施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向赋能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全面推进大类培养模式,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学习、审思、创新、自主、合作、担当”为六大人才培养核心素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卓越教师培养成就基础教育“工作母机”

学校始终坚持师范教育底色,旨在培养卓越教师,助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校现有21个本科专业招收师范生,其中,18个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认证,完成全国首个物理学师范专业三级认证,师范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师范教学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

学校以“新师范”建设为抓手,构建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华南师大—普通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凝聚了遍布粤东西北珠三角地区的180多所名优中小学加盟。富有特色的“实践-实习-实训体系”支撑了师范生的“四有好老师”的培养目标。“4+2”本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选拔规模已覆盖12个学科,并致力于探索推进“本硕博”培养一体化模式,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需求。

学校构建了“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博士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各学段,以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各类别,培养链条完整,有效增强我省基础教育师资的教师专业化程度,提升了学校对我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贡献力,凸显学校“教师教育出特色”的办学思路以及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专业布局,有效支撑我校“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铸就一流人才培养高地

学校以心理学、物理学两个教育部拔尖基地为示范建设高地,带动学校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以及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三制三化”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导师指导全覆盖、项目研究全覆盖、国际培养全覆盖和继续深造全覆盖等举措,深入推进基础学科、优势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优势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累计15个学科19个专业进入拔尖培养,包括2个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与6个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每年秋季学期面向全校新生开展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班学生选拔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日趋多元

学校强化科产教融合,为人才培养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实施了“新兴光电子技术及其交叉科学领域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 开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研究型教学,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学校与华大基因研究院签定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组建“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培养基因组科学创新人才。

目前有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产业学院、智能软件产业学院、教育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智慧教育现代产业学院、金融科技与商务大数据分析产业学院等五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其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产业学院、智能软件产业学院是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与华为签订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协议,与华为共建教学改革课程34门,致力于“智能基座”创新人才培养。

建立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整合社会资源,目前已有69名教师获得智能基座“先锋教师”称号,2021-2023年共有15名教师获得“智能基座”奖教金,1名教师入选第二届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108名学生获得“智能基座”奖学金;“智能基座”省级金课立项2门;“数据科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并获得教育部高教司结题验收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化培养为学生搭建更广阔舞台

学校持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海外研学、全日制学生赴境外交流资助计划等途径,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在华师就学

还有许多学习政策

为你的人生

增添无限可能

华师学业政策

点击了解更多历年转专业政策

转专业政策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每学年春季学期组织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除规定的相关特殊情形之外,全日制本科在读学生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通过申请转入的学院的考核、符合相关规定,就可入读新的专业。

保研深造政策

华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授权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之一,2024届98%以上的推免生被录取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助政策

为激励在校生勤奋学习,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学生资助政策,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贷、勤、补、绿”学生资助体系。目前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台湾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毕业生荣誉奖学金、学生创新奖、雪莲奖学金、雪莲助学金、各类社会奖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同时,学校还设有校内固定岗位、临时岗位等勤工助学岗位。此外,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实施“青云计划”“鸿鹄行”“自强社”等发展型资助项目。

如想报考华师

贴心建议为你献上报考建议

在华师期待你的到来

给考生和家长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意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兴趣爱好,结合我校近三年的最低投档排位填报志愿。建议可报考我校师范类专业组同时填报非师范类专业组,尽可能多填报几个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的投档分数线可能不一样,如前一个专业组未录取,后一个专业组还有机会。每学年春季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师范与非师范各专业申请互转,这样填报志愿可增加录取的机会。

我校今年录取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置专业级差。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优先把自己喜欢的专业填在第一专业志愿,六个专业适当拉开梯度,加大在自己所填报的六个专业中录取的机会。

服从调剂是指服从所在院校专业组的调剂,不同院校专业组之间的专业不会互相调剂。当考生填报的六个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我校将把服从调剂的考生调剂到招生计划仍有缺额的专业,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愿你的努力不被辜负

九月我们在华师相见吧

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

来源丨本科生院

摄影丨李宁 范家宝

华南师大新闻社

执行编辑丨严桢桢 刘雅乐 段卜文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吴建国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