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12日,长春街头,人们都聚在一起庆祝“十一大”的召开,一时间可谓是热闹非凡。

年过六旬的农夫心情愉快地在街上漫步,他穿着朴素,跟随着街坊们一同游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拉住他说:

“你现在赶紧回去收拾东西,我们马上出发,回北京的专机已经在等候了。”

可是老人却一头雾水,不可置信地看着对方。

对方接着解释道:

“中央的组织部已经发来了通知,时间不等人,再磨蹭就来不及了。”

可老人却还想在家吃过午饭,换上一身体面的衣裳之后再走,还没等农夫开口,对方就扶着农夫的胳膊往车边走。

那么,这名农夫有何背景?为何中央突然过来接这位农夫去北京呢?他到北京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童年经历,革命情缘

这名农夫名叫洪学智,人送外号“双料上将”、“六星上将”,而这些称号对他来说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磨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学智

1913年,洪学智出生在著名的“将军县”——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这里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同时也因为地势险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金寨县处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之处,解放前,常年的混战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再加上频发的自然灾害,让很多人都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洪学智的家里很困难,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十年之后父亲又离他而去。

好在他还有一个姐姐可以相依为命,否则小小年纪的洪学智恐怕难以生存。

父母也没有给姐弟俩留下任何遗产,就连他们住的茅草屋还是向当地的地主租的,父亲在世时,拼命做工挣钱养活一家子人,有结余的钱,还会给洪学智交学费让他去上学。

可现在父亲也不在了,他们的生存也无法得到保障,姐弟二人吃着百家饭过活。

当地的小学校长余海若得知了洪学智的情况后,这位老共产党员便免费让他回学校继续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洪学智开始为余海若完成一些“任务”,有时是帮忙放哨,有时是送信。

他从余若海那里获取了很多革命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教育。

可是好景不长,命运再次和洪学智开起了玩笑。

洪学智所在的小学因为资金问题面临倒闭,他再一次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无奈之下,洪学智只能辍学跟着表哥学习制作雨伞,可惜还是入不敷出,为了活下去,洪学智只能去打短工。

虽然物质条件不好,洪学智还是一如既往渴求知识,当年余校长告诉他的革命知识一直深深印刻在洪学智脑中。

当时农民武装活动高涨,洪学智听到“打土豪济贫民”的口号后,毅然加入了组织。

在1929年,洪学智还如愿加入了红军游击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学智的年龄在游击队员里是最小的,可是他却不怕苦不怕难,吃不饱也没关系,住不好也无所谓,只要能和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能实现他们的理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时他们在秘密筹划商南起义,游击队员们迅速攻占了地主家的粮仓。起义非常成功,在群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影响,地下党人员也趁着这股东风发起了新一轮起义。

命悬一线,死里逃生

洪学智被革命的氛围感染,在战斗中总是最先冲在最前面。

也正因为他具有牺牲自我的精神,所以才能在复杂的战斗中抢夺先机、表现突出。

1932年2月,在苏家埠战役时,洪学智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带着其他的战友们和敌军奋战到底,可洪学智却不幸中弹,子弹击穿了他的肺部,洪学智当场就因失血过多晕了过去,然后又滚下了山崖。

当时情况万分紧急,战友立刻把他送到了红军医院,肺部失血过多使得洪学智呼吸也十分困难。

医生们面面相觑,都觉得束手无策。

就在大家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俘虏站了出来,说他有办法救人。

原来此人被俘虏之前是敌军的军医务主任,他说自己还有几片药,可以救洪学智。

果不其然,小小的几粒药丸的确有奇效,洪学智总算不再咳嗽了。

病情稳定以后,他就要出院了。

乡亲们看着担架上的洪学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们以为洪学智坠崖之后牺牲了,没想到他命这么大,最后居然被医生治好了。

伤病治愈之后,洪学智领到了两块钱,他留了一块钱给姐姐,另外一块钱给乡亲们买了盐。

姐姐看到弟弟受伤自然是心疼不已,她不想看到洪学智再遇到危险。

于是姐姐就想劝他待在家里,等过些日子再托人做媒,踏踏实实过日子。

可是洪学智心里却不这么想,他觉得不能凡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现在国家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偏安一隅,那么还有谁愿意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呢?

洪学智的无谓牺牲和爱国情怀感染了姐姐、说服了姐姐,于是他抛开牵挂毅然决然地离家重回军队。

洪学智找到大部队的第年,红军被迫长征。

当洪学智所在的红四方面军行进到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镇时,中央下达了一项指示——为红一方面军准备粮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计划,红四方面军本应该朝着川西北方向前进,然后与中央红军会合。

但是后来,各军的工作任务有所调整,红四方面军主要负责后勤和安保

这个任务其实并不轻松,当时长征的条件本来就十分艰苦,再加上还有很多伤员急需补充营养,该到哪里去筹集粮食呢?

更让洪学智感到头疼的是,很多少数民族人民居住在芦花地区,这也就意味着建立群众基础的过程会比较艰难漫长。

而且当时敌军对红军的形象进行抹黑,一些群众很容易就会被这些言论影响。

可是洪学智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在这个节骨眼放弃,哪怕再难,他们也要试一试。

洪学智带着将士们不畏艰险,攻下数个敌人占据的山寨和土匪窝子,这才为即将到来的红一方面军准备好了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少奇看到这些来之不易的粮食,十分激动地对着洪学智说:

“这些粮食太宝贵了!”

洪学智一颗悬着的心,此时才终于落了地。

除了没有吃的,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红军战士们用惊人的毅力克服了这些困难。

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在路上被饿死,也会有人在路上被冻死。

在翻越雪山的时候,洪学智意外发现了六名被冻僵的战士,他们的手脚蜷缩着,一动不动,似乎早已没了呼吸。

洪学智实在不忍心就这么丢下他们,于是就和警卫员们一起把六位战士的遗体带下了山。

谁知道奇迹就在此时发生了。

洪学智一行人下了山之后,立马架起了火堆烤火取暖。

也许是因为周围环境的温度回升,有一位将士竟然睁开了眼睛,他又重新苏醒了!

于是大家意识到很有可能其他的战士们也是被冻晕了,于是他们立刻开始抢救,最后六个人都被成功唤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没有洪学智,可能这些可怜的将士们就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

洪学智一直都是这样热心肠,时时刻刻都为别人着想,可是他自己的身体却也被慢慢地拖垮了。

他一开始是出现了高热的症状,医生觉得情况十分凶险,西药中药都喂他吃下,但是洪学智身体还是一天不如一天,甚至一度陷入了昏迷的状态。

后来部队专门找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他细心地诊断之后为洪学智开了几副药。

如果能找到药方中的药材,这病自然也就能够治好。

他们先是去医院配药,然后又到深山老林里去采药,经历了一番波折,总算是找齐了这些药材,洪学智喝了老中医间的三服药之后,病情渐渐也有所好转。

洪学智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总说是长征救了自己的命。毕竟在那样艰难的时候,能够死里逃生捡回一条命,真的太不容易了。

1941年,洪学志被调去盐阜军区。他的工作就是组织教导队,对新一批的军事干部展开培训,从而更好地发展地方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学志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将队伍扩展到了5000人,而且在九个县的范围内都建立了独立团。

他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陈毅都对此赞不绝口。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日伪军两万人对盐阜进行了扫荡。洪学智认为此时应当撤退,保留力量。而且当地沿海滩涂上长了很多的芦苇荡,日军初来乍到不熟悉地形,行动也会受到干扰。

果不其然,当日军赶到时,还是扑了个空。

可是新四军早已守株待兔,开始主动进攻,敌军寸步难行,最后只能选择被迫撤离。

1945年4月15日,我军决定发起阜宁战役,洪学智为总指挥。

他仔细地考察地形地势之后,决定采用分割包围的作战方法,先攻下外围的据点,然后再攻占城市。

4月24日,军和敌军正式交战,可谁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十分钟,敌人的一个中队就被我军歼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占领了制高点之后,洪学智又立刻让22团和24团分为东西两路进攻,激烈的巷战开始。36个小时之后,这场战役才彻底结束,新四军击毙了339敌军,给对方沉重的打击。

洪学智参与了淮阴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且都有非常出众的表现,说他身经百战完全不为过。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被任命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5年9月的授衔仪式上,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

然而,两年后的庐山会议,他和彭老总一起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受尽了委屈。

直到1972年,在党中央的处理下,洪学智的处境才稍微好转。

此后,他一直在吉林长春石油化工局任职。

虽然自己现在没办法像年轻时那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是能够享受和平安逸的生活也未尝不是另一种幸福。

1977年8月12日,“中共十一大”会议在北京召开,长春街头,人们都聚在一起庆祝“十一大”的召开,一时间可谓是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听到“十一大”召开的消息之后,洪学智和其他人一样去街道上开心地参与庆祝活动。

他看到人民脸上洋溢着笑容,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洪学智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可是突然间出现的陌生人,却要求他立刻乘坐专机去北京,洪学智不知道缘由。

到了北京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当选为军委委员。

在十一大召开期间还要参加军委会议,会议结束以后,参会人员都要拍照纪念。

洪学智在大街上闲逛的时候就是一副普通的农民打扮,他事先根本就不知道要来北京,所以拍照的时候他就不好意思了。

可其他的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坚持让洪学智入镜,他们半开玩笑道:

“漏了谁也不能漏了咱们这位为革命奉献一生的开国上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洪学智开始扎根于部队,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积极推进政治工作现代化建设。他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批评错误。

1988年,洪学智被再一次授予上将军衔,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称他为“双料上将”。

洪学智同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负责领导和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工作。

他是一位非常谦虚、认真、勤奋、务实、正直的人,深受广大军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

2006年11月20日,洪学智于北京病逝,享年9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学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人民军队的忠诚卫士,他的生平事迹和崇高品质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结语

洪学智年少贫苦,却凭借自己的双手闯出了一片天下。功成名就之后又始终不忘初心,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种思想和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