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出线生死战之前,克罗地亚和意大利的状况都不大好。

格子军团两战一分,中卫怎么调都不稳,中场又老了一轮,锋线拿着一堆预期进球各种吐饼。蓝衣军团则打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上半场,一个沉闷无声的下半场,再到迪洛伦佐两眼一黑的一整场。

而到了今天,这位老兄的心情终于舒缓了些。

一方面,克罗地亚肯定也想趁着尼科-威廉斯的余热继续红温。但达利奇看了看手里的左边锋,发现只有已经35岁的佩里西奇,以及熟悉意甲但从未征服意甲的尤文外租名宿皮亚察。

行吧,还是用帕萨利奇来客串,再把格瓦迪奥尔拉到左边卫来助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斯帕莱蒂终于重新启用了热身赛里试过的三中卫阵型。达米安进入首发,同时前场派出雷特吉和拉斯帕多里,摆出了一个咱们开赛前预测的3421纯粹防反阵。

有多纯粹呢?开场前10分钟,克罗地亚控球率高达73%,全队传球成功率飙到了95%。莫德里奇横传苏西奇,一脚精彩远射足以打十分,可惜碰到了多纳鲁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就是克罗地亚整个上半场唯一一脚正经打门。除此之外,只有魔笛在禁区外隔着好几层防线直接抡了一脚低平球,姑且被数据统计判定成了射门。

是的,意大利拿出低配版的混凝土防守,也能让他们原本就不富裕的进攻更加雪上加霜。

最集中体现的点就在莫德里奇身上。他在中后场接应时,拉斯帕多里会追着逼抢。他到前场拿球时,第一反应刚准备甩外脚背斜传,就会想起两侧边锋标准位置和他一样都是CM,速度也不相伯仲。

于是,克罗地亚上半场的阵地战打着打着,经常出现一种很奇特的画面:克拉马里奇拉边,帕萨利奇和苏西奇内收,魔笛和科娃打了个传切来到禁区线,抬头发现前方没有任何队友,活脱脱一座蓝色监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办法,积分形势逼得克罗地亚只能整体阵型往前压,但他们缺少边路爆点也没支点大中锋。而意大利看似被围着揍,很多人却感觉到了回家一般的熟悉,甚至带点儿温馨。

比如踢上边翼卫的迪洛伦佐,身后有了达米安带来的安全感,身前没有暴力边锋的时刻威胁。连熬两场之后,这次他不再需要留后维持三个半后卫,而是反击里尽情往前冲变身边锋。

又比如进一步放飞自我的卡拉菲奥里。上个回合冲到左边线滑铲,下个回合溜到右前场传中,后面留给巴斯托尼和达米安双中卫兜底。前一位我见过自由到如此“离经叛道”的人,应该还是藤本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熬过了前10分钟的死守阶段,意大利逐渐开始打出老本行的反击。虽然这次没有什么后场40米大刀直接捅身后,但凭借后防线总有人大胆压上,利用人数优势精准打击B罗现在的覆盖不足,反复插进对手两肋,半场打出了三倍的射门数。

最有威胁的那次,是巴雷拉二次进攻里送出半截斜传中,巴斯托尼头球被利瓦科维奇神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意大利这个上半场的表现也不能算是太好,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反击效率上。雷特吉能反复冲刺消耗对方中卫,但禁区里的个人能力不算很强。拉斯帕多里的贡献同样在消耗方面,进攻作用丝毫不能和九号半沾边。

但是……仍然比下半场强不少。

中场休息之后,克罗地亚用布季米尔换下了存在感不强的帕萨利奇,渗透不进去还不如上个大中锋,反正谁拉边策应不都是走个过场。意大利也用弗拉泰西换下了存在感不强的佩莱格里尼,毕竟前者在国米踢的位置就像是个埋伏在中场的第三前锋,换他往往就意味着更有可能迎来进球。

嗯,登场不久的弗拉泰西确实刷爆了存在感,间接带来了进球,以白鹤送点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魔笛主罚的点球被多纳鲁马扑出,本该提振士气的大好机会,意大利球员急着前插对传球和接球者都盯防不严。布季米尔抢点被扑,莫德里奇扭着身子补射破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纳鲁马的心里估计一万句MMP都不足够,因为看上去简直就像只有他一个人在防守。

比分落后意味着出线形势完全逆转,意大利再也没办法打什么防反。于是,我们接下来看见了长达40分钟的意大利进攻抽象秀。

第一幕,基耶萨上场换掉迪马尔科,达米安改打左翼卫。

这时候用小基,多半是想着右路进攻直塞格瓦迪奥尔身后,用速度去撕开空间。然而领先的克罗地亚果断COS起了慕容复,一路把大幅占优的控球率让到最终还不如意大利,尤其格瓦迪奥尔在基耶萨出场之后就蹲在后方不动了。

至于左路,能理解是因为迪马尔科这场状态真的不行,直线带球都能出边线。但开火权数次转到弱侧的达米安这里,且不说他有没有进攻属性,先要后悔自己不是左脚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幕,搏命时刻疯狂堆前场人数。

斯卡马卡上来打起双前锋,扎卡尼和法焦利也随即登场。思路上肯定没什么问题,哪怕斯卡马卡与外表相反是个回撤技术流踢法,但1米9的身板总能盼着点奇迹。

真正的问题是——没什么配合默契,就像第一天一块儿踢球。传球前先看两秒,找找哪些地方有队友。接球后再顿两秒,先惊讶一下这球传给了我。传中没准星,直塞不给提前量,就连回防也能随意短传当解围,不管那里有没有人。

看了二十多年意大利,见过高峰也见过低谷,包括平民阵容和两次无缘世界杯,也很少看到这样的零碎感。我一度觉得场上踢球的不是意大利队,而是热那亚共和国和威尼斯联邦。

直到……8分钟的超长补时,卡拉菲奥里的自由奔跑终于起到了关键作用。当他在弧顶分球给到扎卡尼,左中卫和左前卫合成了一个久违的伟意左,后者兜射的模样简直是06年的皮耶罗灵魂附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顷刻间,地狱与天堂颠覆,意大利从濒临淘汰的边缘活了过来,接下来去柏林赴瑞士之约。虽然照现在这个散装感,结构完整的瑞士看起来都像是虎穴龙潭。但还是那句话,既然进了淘汰赛,说不定就是另一支意大利。

而相反的心境变化,对于克罗地亚来说确实太过残忍,尤其是莫德里奇。

他错失了点球,一分钟后却成为了欧洲杯历史上最年长的进球者。他带着三分不情愿和七分担心被换下场,又在替补席咬着球衣看了18分钟。他刚站起身准备加入人群庆祝,转眼只能蒙住头遮挡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我们说出“黄金一代”这四个字,就明白总有一天会迎来夕阳落寞。

也许会有奇迹,两个小组的四场比赛都凑出完美的结果,让他们突然地出线。但压倒性的概率,这场比赛就会成为他在欧洲杯的最后一舞。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会记住,莫德里奇已经为克罗地亚这一代人强行续了几年巅峰余韵。而在这样的最后一舞里,他以38岁的身体状态仍然拿走了全场最佳。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西甲,在欧冠,或许还会在美加墨,我们再相见。

作者:羽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