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和陈明仁,在归降我党后受到的工作待遇截然不同?

一个为国家水利事业终日奔走田间山头,另一位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在这其中,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随着日军正式对华投降,中国已然来到了历史命运的关键路口,即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中国未来历史走向的抉择。

而随着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之后,中外所有人便都知晓,战争!已是无法避免!

1949年,进入解放战争的第四年,中国的局势已成定局!

中国共产党,在三大战役中取得的伟大胜利,注定了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面对全中国的形势已是无力回天。

然而在全面战场上败局已定的蒋介石,此刻却不想面对国内战场已然失利的现实, 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北方战场的关键所在,北平——傅作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初的北平,随着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国民党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便只剩下了傅作义手中的军队。

而作为镇守北平,这一极为重要战略目标的最高将领,傅作义手中的军队是国民党在北方的最后一支精锐力量,也难怪蒋介石对其如此重视。

而手握重兵地处如此关键战略位置的傅作义,最后却成功归降我党,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最为至关重要的贡献。

而在傅作义归降我党的过程当中,除了我党地下活动人员的积极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人在劝降傅作义的过程当中也是立下了大功,此人,就是傅作义之女,傅冬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傅冬菊,早已是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自己父亲的摇摆不定,傅冬菊决心运用自己的力量,来为北平的和平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在北平的命运,处于是战是和的关键拐点时候,傅冬菊挺身而出,联合我党秘密接头人员积极说服傅作义,最终使傅作义下定决心,归顺中国共产党。

1949年1月21日凌晨,在傅作义的指挥调度之下,原本紧张不断,时刻准备爆发大型战役的北平,周围的国民党军队却开始渐渐恢复平静。

同日上午,傅作义在中南海发表了声明。

宣布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领导其麾下国民党军队,归降中国共产党,由此北平这座千年古都,终于是避免了战火的摧残,迎来了和平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一方欢喜一方愁,随着傅作义在北平,正式发布归降中国共产党的声明,蒋介石却是悲愤异常。

要知道,在傅作义还处于摇摆不定的时候,南京方面便有情报显示傅作义在北平似乎与我党开始接触,于是蒋介石立刻决定,派遣徐永昌前往北平会见傅作义。

蒋介石之所以派遣徐永昌前往北平劝说,是因为傅作义和徐永昌早年期间,都是晋系军阀首领阎锡山的得力大将,傅作义和徐永昌有着极为深厚的友谊。

考虑到这点,蒋介石才将徐永昌派往北平与傅作义会面。

当然,徐永昌并非是空无一物的来会见傅作义的,与徐永昌一同而来的,还有蒋介石给傅作义下达的三条密令。

即“谋和希望与中央一致,以和平解放北平为由争取运出精锐部队,南迁异地再战!”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便是南迁异地再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此时在中国北方国民党的局势,可谓是一溃千里,即使是尚在掌握之中的南方各省,此刻在中国共产党百万大军的兵锋之下,国名党的战火随时都会再度被浇灭。

而傅作义手中的军队,是国民党此时为数不多的精锐力量,蒋介石想让傅作义手中的精锐之师,撤出北平乃至北方,在南方国民党掌控区域再度布防,以图东山再起。

然而蒋介石的目的傅作义又怎会不知晓,一旦执行了蒋介石的秘令,傅作义麾下数十万大军,将继续投入到同解放军之间的战争去。

而如今战争局势的走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国民党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一旦让这几十万军队前往南方布防,等解放军南下之时,这些国民党将士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回到故土见到家人呢?

这不是傅作义想要看到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