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相亲俗称见面。是自古就有的婚恋程序之一。相亲的目的在于验证、考察双方的职业或社会地位是否相似或相当,看看对方是否顺眼、般配等,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婚姻民俗。

古代的相亲,多在集市上或庙会上进行,到了相亲之日,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市上或庙会上进行所谓的“会面”。不过,古时的“会面”多由媒人隔着人群遥遥一指,男女双方只能互相一瞥,这种方法叫做“背相”。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即便是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毛病,对方也是很难看出来的。而一旦看不出来,有一方做出了婚姻的承诺,就会后悔莫及了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近代,虽然人们对自己的婚姻有了自主权,但由于传统的相亲习俗影响,男女之间的沟通还是需要有没人进行周旋的。不过,近代的相亲会换一个地方,不会在集市上或庙会上进行了,多在媒人的家里进行。男女可以坐在一起仔细相看,当双方都互相认可时,就算是相亲成功了,而当有一方不认可对方时,就算是相亲失败了。

后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充分解放,而在思想解放的情况下,婚姻介绍机构出现了,人们一旦打算成婚,便可以通过婚姻介绍机构进行相亲,由于婚姻介绍机构所接触的未婚男女较多,因此,可供相亲的双方挑选对象,这样的相亲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不过,人们的想法是有差异的,有些人在相亲时会吐露自己的想法,而一旦自己吐露的想法不被对方所接受,也就意味着这次相亲是难以成功的呢!

一位资深网友指出,尽管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想法,但总的来说,想法应该切合实际,一旦有一方的想法不切合实际,这次的相亲活动注定是要失败的呢!

其实,这位资深网友的说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呢!这不,今年68岁的王阿姨在相亲时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由于王阿姨的想法非常“独特”,因此,她并没有能够相亲成功呢!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

今年68岁的王阿姨在三年前死了丈夫,由于王阿姨的儿女均在外地工作,因此,王阿姨难免会感到寂寞,而在感到寂寞的情况下,便有了找老伴的想法了。

王阿姨到婚姻介绍机构登记后不久,婚姻介绍机构便给王阿姨介绍了一位70岁的老汉宋某。两人一见面,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了。于是,两个人敞开心扉,进行了畅谈。但在谈及婚后的生活时,王阿姨却表示:自己愿意嫁给老汉宋某,但结婚之后,两个人必须分床睡。只要宋老汉能够满足这一点要求,婚姻就这么成了。

对于王阿姨提出的要求,宋老汉自然是不答应,在宋老汉看来,夫妻就应当同床共枕,分床睡的不能算是夫妻。

王阿姨提出的要求,也使婚姻介绍机构感到不可理解,当婚姻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问起王阿姨怎么会有“分床睡”的想法时,王阿姨竟然说:“我清白了一世,不想到老了坏名誉。仅此而已。”对于王阿姨的这个说法,婚姻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很好笑,于是,便对王阿姨进行了劝解,可谁知,王阿姨不愿意“同床睡”的态度非常坚决。于是,王阿姨与宋老汉相亲失败了。

以上所述,就是这一事件的一个大致过程了。

当众多网友知悉这一事件后,网友们便纷纷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声音

网友叽叽歪歪:王阿姨真是搞笑,居然有“分床睡”的想法。如果是这样,宋老汉还娶你干啥呢?别说是宋老汉了,就是任何一位老汉,都是不愿意娶王阿姨为妻的呢!

网友春天的故事:王阿姨都是68岁的人了,还口口声声说“清白了一世”,咋好意思说出口呢?我也是醉了。

总之,网友们的议论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胡观点

老胡认为:王阿姨的说法已经脱离了实际,是一种不应该有的说法。如果王阿姨一直坚持自己的说法不予改变,恐怕是很难相亲成功的呢!毕竟“分床睡”的不是夫妻,夫妻之间岂能“分床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