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期内容中说道,黄万里先生曾因极力反对三门峡工程,被划成了“右派”,先后被下放到北京密云水库、江西鲤鱼洲血吸虫疫区、三门峡水库等地劳动。

尽管其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折磨,但黄万里先生始终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己见。而事实也证明,先生所预言的三门峡工程的问题,也在短短几年后一一得到了应验。

值得一提的是,黄万里先生晚年也做了一件惊人的大事,那就是反对修建三峡大坝,而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沉寂多年的黄万里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但也又一次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万里是著名的民主人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黄炎培先生的第三子。黄炎培先生非常了解儿子棱角分明的个性,为了让儿子做人能够圆滑一些,少吃点亏,他曾送给黄万里一句座右铭:“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但黄万里并未遵从父亲的训诫,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秉性。对此,他晚年曾说,他一生的错误就是在于未遵父训。

与当初反对三门峡工程一样,黄万里反对三峡工程,也是站在自然地理的角度,他认为长江大坝拦截泥沙,必定会阻碍下游造陆运动,淤塞河道,并说:“三峡大坝若修建,最终将被迫炸掉”。

为此,他从1985年开始,先后6次给上级领导写信,痛陈三峡工程之弊端。在此期间,有人曾质疑他此举是否有用,对此,他回答说:我只管写,听不听、采不采纳是领导人的事儿……

除此之外,黄万里还认为,三峡工程不仅会造成生态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国防和经济,倘若三峡大坝遭到侵略者的攻击,那么其下游数省区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但尽管如此,先生的这些观点依旧不被上级领导重视。当然了,倒不是因为他所言没有道理,而是因为水利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果不掌握全面的实地勘测资料的话,在技术问题上是很难被同行信服的。

诚然,黄万里先生当初反对建设三门峡工程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他的预言在后来也都成为了现实,但此刻的他毕竟已经脱离科研一线20多年了,对很多实际问题掌握的并不是特别清楚。

所以,他的这些惊人言论,自然不会受到认可,而就连他自己甚至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另类”。

而事实也证明,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防洪、发电、航运、水利资源的运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于先生所担心的国防问题,则更加不用多虑,毕竟谁要是敢对三峡大坝动手,无异于对中国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已经87岁高龄的黄万里先生重新走上了课堂,以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但由于年老体衰,因此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走上讲台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示对课堂的尊重,黄老还特地穿上白色西服、打上红色的领带、带着黑色的领巾,仿佛那个刚留学归来的意气风发的黄万里又回来了……

2001年,黄万里先生已病入膏肓,但他心中仍想着国家的水利大事,这年8月8日,先生立下遗嘱:

“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汉口段力求堤固。堤临水面宜打钢板桩,背水面宜以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

20日,清华大学水利系特地为黄万里先生举行了90周岁生日祝贺会。此前,先生表示能去赴会,但怎料到了19日这天,先生却突然发起了高烧,最后没有去成。27日,黄万里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万里先生生前曾极力反对三门峡工程和三峡工程,虽是出于公心,但两次都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但即便如此,先生依旧初心不改,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国家养仕多年,这是为什么?”

所以,抛开功利的角度来看,黄万里先生无疑是20世纪后半叶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让人们看到了知识分子身上特有的风骨与操守。

此外,他坚持真理、仗义执言,虽历经坎坷,却毫无畏惧,他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