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明确了师范类专业实行一、二、三级认证,覆盖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本(专)科五类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具体而言,通过第三级认证的专业,在认证结论有效期内入学的师范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而通过第二级认证的专业,在认证结论有效期内入学的师范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

从通过二、三级认证专业的数量来看,部属师范高校的第三级认证专业数量较多,代表着全国教师教育的一流质量标杆。而省属师范高校的表现也不甘示弱,颇具亮点。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目前它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等15个专业通过了第二级师范专业认证,认证数量在重庆师范类高校中仅次于西南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通过师范认证的专业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其培养目标定位、办学传承和教育情怀、课程体系、全程教育实践体系等育人内容和成效受到教育部肯定。而受到认可的背后,是重师将专业认证摆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比如,为保证有效推进专业认证工作,重师会在专业建设、绩效分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提出认证申请的专业,该校会给予30万元认证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专业办学条件建设,包括认证咨询、调研、人员培训、加班,认证整改等方面,促进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不仅能调动各个学院和专业的积极性,努力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也能完善教学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教学和学习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舒适、优越的成长环境,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教资报考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来到了惊人的1144万。这一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家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和向往,而师范类高校和师范类专业显然是成为教师的最佳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代入重师,它不断加强对师范专业认证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仅实现了15个专业通过认证的好结果,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范生培育水平。在这种氛围下,该校学生不仅能获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更快获得许多人追求的“教师资格证”,从而具备更显著的就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