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开始为俄罗斯的下一代考虑,“俄罗斯的未来”这几个字,他最近提的越来越多。

普京不久前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600多名俄罗斯军校优秀毕业生的代表。在讲话中,普京表示:“俄罗斯的未来在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队,‘最重要的事情’正在由你和你在前线的战友们决定。卫国战争英雄的孙子和曾孙们,正在‘可靠地保卫’俄罗斯的主权和安全。”普京强调,他相信一切将“如计划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在克宫接见了600多名俄罗斯军校优秀毕业生的代表】

“俄罗斯的未来取决于军队”这句话,以及普京最近极为频繁的提到“俄罗斯的未来”这几个字,背后至少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当然是指俄乌冲突的胜负将决定俄罗斯的未来。正如普京不久前所言,如果未来的俄罗斯遭遇战略失败,那么这将意味着“国家地位的终止”和“俄罗斯千年历史的结束”。

战争的胜负,固然受双方军事、政治、经济、战争性质、国际援助等条件的影响,但绝不仅仅取决于这些。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是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俄罗斯的未来取决于军队】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显然要比乌克兰强大得多,但为何还是打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战争性质、国际援助、经济疲弱的确是重要的原因,但除此之外,俄军兵员素质以及高层指挥能力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冲突初期,俄军尽管占据优势,但指挥层面却犯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难以跟上,并最终导致进攻基辅的失败。

与此同时,由于俄罗斯安全部门提供了错误的情报,导致克里姆林宫以及俄军高层对局势产生了巨大误判,不仅低估了乌军的实力,更低估了整个乌克兰军民的抵抗意志——过去8年间,克宫想效仿当年美国打伊拉克,拨巨款让俄罗斯安全部门收买乌克兰的政府官员,让他们不要抵抗。但令克宫没想到的是,这笔钱实际上大部分都被自己人贪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在西方的情报侦察体系下,俄军整体上的动向都会被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代表指挥官,尤其是基层军官们没有发挥空间——普京接见的这600名优秀军校毕业生,大部分都会投身前线,从基层军官开始做起。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普京希望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俄军在战场上实现更多的突破。

言归正传,普京的表态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俄罗斯将会给参加战争的下一代年轻人提供更多投身政治的机会。军人出身的政治精英,将会管理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未来。

今年2月29日,普京在联邦委员会作报告时曾表示,未来俄罗斯的政府团队,应该由参加俄乌冲突的英雄们组成,因为这些人已经用行动证明过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未来俄罗斯的政府团队,应该由参加俄乌冲突的英雄们组成

而就在普京讲话的第二天,他宣布了一项名为“英雄时代”的官员培养计划:俄罗斯政府将从参加俄乌冲突的军官和士兵们中选拔出优秀人才,在经过专门的培训后,他们将被分配到各个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中担任要职。上个月16日,第一批学员83人已经被选拔出来,其中包括53名高级军官,首个培训项目将在北极地区附近举行。

众所周知,由于普京是克格勃出身的,因此普京时代的众多高官和寡头,也都来自于强力部门,正所谓“强力部门治国”。而从目前来看,普京对于强力部门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并不满意,而随着新一代的军事精英开始步入政坛,未来我们或许能够看到一个“军人治国”的俄罗斯。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鼓励年轻人参军,并提供丰厚的物质报偿以及多种上升渠道,对于普通家庭的确是一个好事。只要俄乌冲突仍在持续,那么参军打仗就会是俄罗斯底层年轻人实现阶级跃迁的最快方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鼓励年轻人参军,提供丰厚的物质报偿以及多种上升渠道】

但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强力部门治国”,还是可能的“军人治国”,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的特殊安排。关键的问题在于,这种政治模式不与市场经济模式相融。战争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推动力注定有限。

在与西方全面决裂的大背景下,“军人治国”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俄罗斯的稳定,防止类似苏联解体的政治剧变再次发生。然而在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又不可能一直跟西方“老死不想往来”,这种特殊的政治安排,注定会被新的社会现实所淘汰。

最后,考虑到普京独一无二的影响力,他给俄罗斯未来定下的方向,或许能持续一代人,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俄罗斯的未来,需要未来的俄罗斯人自己基于现实来开创。对于克里姆林宫来说,或许好好解决当下的种种问题,给俄罗斯的下一代留下一个相对井井有条的局面,会比其他的事情拥有更高的优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