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前夕,在接到毛主席的两封家书和礼物后,在湖南长沙某农场工作的杨开智(毛主席发妻杨开慧的哥哥),尽管工作的不错,但也萌生了想要去北京工作的想法。

为了抓住去北京的机会,杨开智立刻致电毛主席:“主席,我想向您求一份在北京工作,或者在湖南省得到一个相当于厅长位置和待遇的安排。”

毛主席接到这封信后,没有回信给杨开智,反而是直接将回信写给了湖南省军政委会员长王首道。

“首道同志:
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恰当工作。”

显然,毛主席这是果断拒绝了杨开慧哥哥杨开智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知毛主席的人都知道,毛主席纪律严明,不允许亲朋好友因为自己的关系搞特殊,而杨开智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想法显然触碰到毛主席的底线。

然而,1949年建国后,毛主席收到邻居发来的一封信件,邻居在信里面写道:“我想想替小儿向毛主席求个学习的机会以及一份工作的机会,希望主席可以答应……”

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破例向政府推荐,安排给他儿子一份工作,同样是求工作,毛主席为何会为邻居儿子开绿灯呢?

毛主席和这位邻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往事呢?

毛主席的这位邻居叫毛爱桂。

他出生于1914年七月,虽然毛爱桂比毛主席小11岁,但在家族的排行上,他跟毛主席的父亲同辈,也就是说他比毛主席大一辈,因此,当了国家主席的毛主席,依旧尊称毛爱桂为“爱桂叔”。

1925年春节期间,毛主席借回乡养病为由开展农民运动,并成立“雪耻会”,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毛主席的邻居,毛爱桂的哥哥毛爱棠自然从小就受到毛主席的影响,随后成为“雪耻会”中的一员。

支部成员许多重要会议都在上屋场秘密召开,为了不被有心人发现,年仅11岁的毛爱桂便成了负责放哨的人员,毛主席叮嘱他:“你站到山嘴给我们望风,如果来了不相识的人,你就马上给我们发信号。”

毛爱桂很听话,也很机灵,每次都按照毛主席说的话去做,同时还把任务完成得非常好,为此深得毛主席的赞许。

后来因为毛爱桂的哥哥毛爱棠参加了革命,马日事变后,军阀许克祥派兵包围了韶山,并到毛爱桂家捉人,为了保全全家,毛爱桂的母亲只好带着他们四处逃难,直到1930年再次返回韶山。

可惜的是,就在他们打算回韶山的前一年,毛爱棠因革命牺牲了,他再也没能回到家乡韶山,但是由于在革命的过程中走散了,导致毛爱桂并不知道哥哥已经牺牲了。

毛爱桂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患上严重眼疾,双眼似乎失明,这是由于逃难中天天饥寒交迫,露宿街头导致的。

毛爱桂跟着老母亲回到韶山后,便隐姓埋名,低调过着自己的日子。

1949年,毛爱桂托人给毛主席写信,想打听打听哥哥毛爱棠的下落,这正是因为这封信,毛主席才再一次联系上当年的好邻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但是眼下处在建国初期,局势还不稳定,有太多事情需要毛主席处理,毛主席只好让回乡探亲的毛岸英去家里拜访毛爱桂。

到了韶山后,毛岸英并没有在父亲故居见到毛爱桂,经过一番打听,才得知他们一家搬到张旭冲了。

于是,毛岸英立刻赶往张旭冲看望毛爱桂一家,然而,当毛岸英见到毛爱桂的那一刻,他眼睛湿润了,眼前的男人衣衫褴褛,头发也是乱糟糟的,由于患有严重眼疾,他只能拄着拐杖走路。

毛爱桂的家也是破败不堪,里面甚至没有一件完整的家具,判断一个人生活的好不好,看看他平时吃的食物就知道了,毛岸英走进毛爱桂家厨房,揭开他们家锅盖,发现里面只有浑浊的水,一粒米也没见着。

不用多想都知道毛爱桂一家过得十分艰难。毛岸英当场就拿出五万元(旧币)塞到毛爱桂手里,安慰他说:“现在大家的生活都是很困难的,土改分到田地后,大家的日子也会慢慢跟着好起来的。”

为了解决毛爱桂家的窘迫现状,毛岸英仔细询问了他们家的情况,并一一仔细记下来,想着回北京跟毛主席一同商量,看看有没有缓解他们生活的好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离开韶山的同时,毛爱桂也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毛主席在信里面写道:“来信已收到,令兄爱棠于1926年参加了北伐军,在广东曾见过一面,有人说他已经牺牲了,这是为国家牺牲的,是光荣……”

毛爱桂握着信的手不由自主颤抖起来,他感谢毛主席没有忘记他这个老邻居,但也为哥哥的牺牲感到悲痛。

毛爱桂眼睛不好,劳动有困难,赚钱养家对他来说确实是难事,眼下妻子又生病了,也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为了能让这个家生存下去,毛爱桂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主席,家里现在有六口人要吃饭,就我一个人劳动,我的眼睛非常不好,只有一点亮,没有钱医治,其实,有钱医治好的话,我是可以劳动的,免得增加国家的负担。主席,我有一个儿子,现在14岁了,我想培养他出来为国家做点事,可惜没有能力……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介绍他出去学习、工作几年好吗?”

毛爱桂写这封信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写的,虽然这些年他没有跟毛主席联系过,但是建国后,毛主席接见了几位原先在韶山生活的亲属们,这些亲属们回到北京后,也将在北京遇到的一切告诉了乡亲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告诉乡亲们:“毛主席不允许生活在老家的乡亲、亲属擅自去北京找他,如果大家在生活上遇到难处,尽量找当地政府,不要搞特殊。”

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破例答应了毛爱桂的请求。

“你儿子出来搞一点随时随意的工作,你能来找我,我也很高兴,可向所属当地机关申请。”

毛主席为毛爱桂儿子开绿灯一事传到韶山,瞬时间得到大家的强烈反应,谁也没想到毛主席会破例为他儿子安排工作。

毛主席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的利益呕心沥血,人民生活的好不好,对于毛主席来说是最重要的,既然得知毛爱桂一家已经失去了劳动力,为了能让他们家生活下去,所以毛主席才会破烂给他儿子安排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说明,毛主席虽然对亲属、乡亲们严格,但是他还是有着一颗仁爱之心,而果断拒绝发妻哥哥杨开智的需求,正是毛主席热爱人民的一种体现。

在毛主席看来,杨开智利用裙带关系为自己谋福利,显然是不对的,万事讲究公平公正,他不能为其破例,但为毛爱桂儿子安排工作,则是毛主席爱民的体现。

为何人民能这么热爱毛主席呢?答案显然易见,是因为毛主席热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