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险往往突如其来,对青少年而言,提前掌握防灾避险的正确方法至关重要。在本学期团区委“课后不一YOUNG”的课堂上,上海民安防灾减灾志愿服务中心青少年平安成长营开营,通过科普防灾减灾技能,为杨浦青少年生命安全多加一层防护。

记者了解到,本学期青少年平安成长营有近30项体验科目,分为国防体验、安全自护、消防逃生、医疗急救、团队拓展五个主题系列,其中每个系列又包含:避险自救、校园安全、社会活动、消防模拟、 家庭医疗、突发急救、消防装备体验、国产轻武器体验、户外生存体验等分线科目。每个系列分别针对不同的安全环境、不同的事件场景,多方面的应对措施,使青少年通过切身体验式的操作掌握安全避险,综合自护的防范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遇上火灾有毒气体泄漏,该如何进行呼吸防护、服装防护,在最快时间内逃生自救?上海民安防灾减灾志愿服务中心王永镇告诉同学们,发生火灾时,80%的人死于建筑火灾中的烟气中毒窒息。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俗称防烟面具,可以过滤去除火灾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以及烟雾颗粒,帮助人们在火灾中降低呼吸阻力,阻止烟雾毒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课堂上,同学们第一次戴上专业逃生设备,沉浸式体验灾害来临时的千钧一发。

王老师提醒大家,防烟面具虽然能够过滤火场中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但无法防护火场高温和低氧对人类呼吸系统的伤害,作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在火灾求生时使用,时间为15-30分钟,有效期3年。所以在初期火灾逃生中,一定不要为了寻找面罩而耽误宝贵的黄金逃生时间。要尽量贴近地面以便呼吸新鲜空气,利用湿毛巾阻挡烟雾中的颗粒物缓解呼吸。此外,授课老师还利用身边材料,将制作简易防毒面罩的方法传授给同学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抢险救援服、避火服、隔热服……灾害现场千变万化,抢险救援种类也各自不同。课堂上,授课老师为同学们穿上了定制防化服。由于织物的独特性,防化服材料本身具有防护性、低脱屑、防静电,可以有效防护有害物质,保护救援人员。“在正常环境下都稍显闷热,可见在紧急情况下,抢险救援人员的辛苦。”同学们纷纷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增强了同学们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了同学们综合减灾能力。

灾害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接下来,团区委还将引入社会力量,继续在校园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成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