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峯言峯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言

要说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家族?那必然是曲阜孔家。老话说的好,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皇家这种古代的顶层贵族,运气好点的延续个三四百年,运气差点的也就是一两代人就没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孔家就比较牛了,从汉朝立国开始就设立奉祀君一直到现在蛙岛那边的奉祀官,世袭了两千多年几乎没有断过,而且看样子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孔子自己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也就是做了个鲁国大夫,自己的家族后代却能沾自己的光这么久。

正式定爵衍圣公

唐玄宗的时候,孔子就被追封为文宣王,那么孔子后裔这个世袭的爵位就被改叫文宣公。就这么叫了几百年,到了北宋时期,当时的宋仁宗就觉得不太好,祖先叫文宣,后代还叫文宣,多少有那么一点不尊重。干脆这么着吧,你们这是为圣人繁衍血脉,就叫衍圣公吧。从此以后,这个衍圣公一直伴随着后边所有的封建王朝,直到清朝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外分支南北宗

按理说,中国的宗法制度规定的是大宗具有继承权。这么说的话,衍圣公这个爵位应该是一直很稳定地在嫡长一脉手里。就算嫡长无后,从旁系过继一个也得继承香火。但是长达两千年的岁月里,难免不出个岔子。这个岔子就是北宋灭亡,金国统治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把国家玩没了,自己一大家子也被女真人抓走玩兽人表演去了。当时的衍圣公孔端友也就抱着老祖宗的牌位,随着宋高宗赵构跑到江南去了。而北边金国一看,这不行啊,要统治汉人,衍圣公这个活招牌没有可不行。既然你带走了衍圣公,我就再立一个。于是,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就被金国定为代理衍圣公至此,千年一系的孔家就分成了两个支派,南宗和北宗。

世修降表无节操

孔子后裔们眼前一亮,哎?原来异族人来了也需要我们啊。我还以为要杀了我们呢,不就是投降吗,这事儿我熟,以前改朝换代我们投降贼溜。这下算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世修降表的传统正式确立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过几年,蒙古人加入了战斗,这下可就更热闹了。由于北宗的衍圣公孔元措在京中当官,曲阜这边留了他的弟弟孔元用主持祭祀。蒙古人打到曲阜以后,也不讲究这些什么嫡系啊、正统什么的,直接就封孔元用做了衍圣公。

后来宋朝短暂的收复了曲阜,心想还是原产地的衍圣公香,于是也把孔元用封为了衍圣公。这个时候光宋朝就有南北两个衍圣公。不过,宋朝哪里是蒙古人的对手,就在当年曲阜就又丢了,孔元用又变成了蒙古的衍圣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来回一顿折腾,孔元用都受宠若惊了,我这么吃香的嘛?但这个孔元用的下场还是不太好,可能是为了把他作为旗帜,蒙古人攻打四川的时候把他带着一起。让汉人看看,正宗孔子后裔都投降我大蒙古了,你们还抵抗个什么劲。结果,一场大战下来,孔元用不知怎么就战死在了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过几年后,蒙古灭了金国,发现还有个金国的衍圣公孔元措。既然你弟弟死了,那行吧,你就继续当你的衍圣公吧。

南宋在蒙古的进攻下,硬是又撑了几十年,最后还是以蒙古人统一中国,建立元朝而告终。那么这下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北宗和南宗又都回到一个政权的统治下。

确立北孔为正宗

元世祖忽必烈就懵了,虽然说这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可惜这俩货我只能让一个人袭爵啊,总不能我大一统王朝总不能学宋国,还弄两个衍圣公吧。其实这时候忽必烈是认同南宗的,好歹是以前一直是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南宗的衍圣公孔洙这个人,他的zz觉悟特别高,主动让位,那真是高风亮节。估计他心里想,反正前宋的时候,一收复北方就迫不及待地立了北宗,看来我还是没有北宗在皇帝眼里地位高。我还是主动让了吧,别到时候被人撤了还丢人些。就这样,衍圣公的爵位兜兜转转一大圈,又回到了北宗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来到明朝正德年间,可能皇帝觉得,既然分了南北宗,北宗世袭衍圣公,南宗不管怎么说也是孔子后人,啥都没捞着也不好看。为了彰显大明尊孔重儒,以安定天下士子之心,皇帝封南宗这边的嫡系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南宗这边也得到了世袭,但只是官位,才区区正八品,和衍圣公这个爵位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南宗这边好处给了,皇帝觉得还不够,还要再给上一个紧箍咒。于是马上御制了一个孔氏家规,警告南宗,都给我老实点啊,你们也能世袭传承了,不要盯着衍圣公的位置了,否则就是抗旨不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衍圣公呢,又是一如既往的修降表,接受了满清的册封。

王朝终结新安排

辛亥革命以后呢,封建王朝被推翻,建立了共和体制。北洋政府也头疼,我们老大袁世凯想世袭都被我们内外夹攻弄得病死了,偏偏还得养着这个世袭的衍圣公。不但如此,这还有个南孔呢,翰林院没有了,自然也不好保留着一个五经博士。干脆直截了当,北边孔家的祭祀还是由衍圣公负责,南宗自己单独搞个奉祀官,南北两边各搞各的,互不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共和制国家,存在一个衍圣公,对于旧军阀出身的北洋政府还能接受。但是后来的国民政府,这帮家伙都是喝过洋墨水的,还是有那么点先进思想的。总觉得大清都亡了好多年了,怎么能还有个封建爵位摆在这里呢。但是他们又不能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敢真的彻底废除孔家的超然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政府一琢磨,爵位肯定是不能有的,但是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特任官。于是便出现了民国唯一的一个世袭官职——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就这样,原来的衍圣公在后封建时代有了新的安排。

政权图章终归宿

日本侵华期间,可给国民政府吓坏了。因为按照孔家世修降表的传统,常凯申是真的怕“衍圣公”(为了方便,还称其为衍圣公)直接发扬家风。毕竟小日子那时候打着“大东亚共荣”的幌子,而且他们本来也属于儒家文化圈。这衍圣公真的有可能就把小日子当作又一个蒙元、满清,投起来毫无心理压力,甚至已经有孔家人在和日本人接触了。真到那时候,笑话可就闹大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信仰代表都投了,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交代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抗战刚开始,衍圣公就被安排着,国民政府跑哪你就跟着一起跑哪。一直到49年,运输大队长一顿微操终于把自己微操到了蛙岛,也就把衍圣公也带了过去。

结语

孔子后裔被作为孔子的活牌位,被历代王朝统治者尊崇了两千多年。他们早已不能代表儒家文化,而是和传国玉玺一样,被当作了王朝正统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孔家老是心安理得地世修降表,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统治者还需要儒学来治理国家,那么谁都不会动摇他们的地位。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可以点击关注,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