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记者赵睿报道,近期关于中甲联赛引进VAR的事情“上会”研究过,但被否定了,主要原因是VAR设备非常昂贵,一套一千多万元人民币,而目前的中甲联赛根本承担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甲第14轮大连英博对阵云南玉昆,比赛第49分钟大连英博远射,皮球击中云南玉昆球门横梁后落地弹出,裁判员临场判定未进球。随后,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第11期评议认为,裁判组临场做出的未进球决定错误,漏判进球。此桩判例也把中甲联赛启用VAR的话题炒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近期关于中甲引进VAR的事情“上会”研究过,但被否定了,主要原因是VAR设备非常昂贵,一套一千多万元人民币,还必须购买国际足联指定产品,加之使用、维护等费用,目前的中甲联赛根本承担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超联赛关于部分争议球的介入时间过长,最长的能够达到6分钟,导致比赛超长补时的情况屡见不鲜。欧洲杯、世界杯包括欧洲高水平联赛,场上有30个以上机位,可以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为判罚提供支持,中超联赛场地机位11个,在数量上存在差距。世界大赛VAR是7人团队,他们各司其职,所以耗时较少,而中超是3人小组,机位又少,难免出现检查时间过长,甚至出现“现有设备无法清晰展示”的尴尬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