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Pura70系列没上市的时候用户们期待都很高,毕竟这是以往华为影像旗舰P系列的继承者,结果上市后最大杯 Pura70 Ultra 的表现还是有些较明显的短板。

例如在主摄进光量方面既然做到了傲视群雄的水平,那么其夜拍性能也应该是最牛的才对,结果在极限暗光情况下却比不过同样搭载IMX989的 X100 Pro。

到了潜望长焦这边,长焦微距虽然依旧很牛,镜头光圈也依然是机圈最大,但在望远表现上却一言难尽。下面就来看一下,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具体有何取舍策略。

1,主摄不足解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图的华为官方进光量比较数据可以算出,Pura70 Ultra 这颗最大光圈值为F/1.6的主摄,其所搭载的索尼IMX989传感器定制了RYYB滤色阵列。

具体计算式为:(3.2² / 1.6²)÷(2.44² / 1.78²)× 1.4 -1 ≈ 1.98

其中所涉及到的数值,除了 Pura70 Ultra 的主摄传感器默认输出像素尺寸和镜头光圈值外,还有海报中所对比之 iPhone15 Pro Max 的对应数值。

加上RYYB的感光增益后,便达成“以一敌三”的巨幅进光量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RYYB偏色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就不说了,毕竟成年人的世界把握好取舍才是重点,所以问题仅在于华为这次为啥没用好这么大的进光量?

毕竟就算和 X100 Pro 主摄相比的话,其进光量优势也高达67.5%!结果到头来“夜视仪”这个称号,却依然牢牢把握在蓝厂手上?

在极限暗光环境下比拼的实际是算法水平和算力配置,因为这时候不开夜景模式(多帧合成)根本拍不出够看的亮度和相应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蓝厂相较于华为,不仅有算力更强的处理器还多了一个“算力外挂”V3芯片,同时蓝厂还有全新原像引擎和苍穹夜景系统这两大软实力。

但诡异的是,华为 Pura70 Ultra 纵使和 Mate60 Pro+ 比拼极限暗光性能,也依然是比不过!这就不能用算力配置来解释了,毕竟麒麟9010的性能还更强一些。

而夜景算法华为向来是可以的,所以最终解释应该为IMX989没调好——首发这款传感器的小米12S Ultra就曾经有过上市没调好之问题。

2,潜望不足解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图所示华为潜望镜组的六枚镜片,全都采用了“D-CUT”设计——也就是镜片的上下两端都被切掉了一部分,这就是华为潜望能做得那么薄之根本原因。

但这个能够大幅减薄潜望模组的设计,实际上对解析力而言却非常有害!因为镜片一旦切除了有效部分之后,就会损失相应的光学性能。

这样华为的潜望,就会面临“画质损失”和“杂光增加”这两个光学难题;所以就可以看到,蓝绿米旗舰在潜望镜组的镜片方面,全都不敢切除镜片的有效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图所示,绿厂的双潜望在首枚镜片那好像有切除,但仔细看可以发现其切除的是冗余部分——早在 Find X2 Pro 上绿厂的潜望就有类似设计了,总体来说这三家都很默契。

至于传感器这边,假如说其为OV64B的裁切或者说就是完整的IMX858,那么在底的大小和有效像素量方面就全都对得上,最终这潜望传感器到底用的哪一款至今依然是机圈之谜。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不管华为用的哪一款传感器,就这个底只做到了90mm原生等效焦距那都是偏低的,毕竟别家最低都是100mm了!所以这华为到底玩的哪一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上面所说的那些,关于 Pura70 Ultra 潜望之镜组和传感器等问题,最容易理解之处就是原生焦距问题了——其最直接关联的就是镜头光圈大小。

从光圈的计算式:F 值 = 镜头物理焦距÷通光孔径 = 镜头等效焦距÷传感器等效系数÷通光孔径,可以知道影响镜头的等效焦距越短光圈值就越大。

所以华为将等效焦距做短的意图就很明显了,结合其7.14mm之业界排名第三的通光孔径,最终便造就了遥遥领先的业界最大F/2.1潜望镜头光圈!

3,最终目的解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上面所讲到的潜望超大通光孔径设计,结合 Pura70 Ultra 潜望长焦模组的超宽超薄身形(上图所示),就可以完美解释华为采用全镜片“D-CUT”设计的用意了。

这是因为假如不将全部镜片做“D-CUT”处理的话,那么对应这么大之通光孔径——镜组的圆形镜片直径也会跟着膨胀,到时候这颗潜望就会变得非常“粗壮”!

有趣的是这套解释也适用于 P60 Pro,如下图所示其潜望也采用了全镜片“D-CUT”设计,结合数值小一点点的物理焦距和通光孔径,便造就了一样超大的F/2.1光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解析到这里,估计眼尖的已经知道华为到底在干嘛了,毕竟主摄和潜望的光圈值都分别创了业界之最!

其中主摄是通过较短的22.5mm原生等效焦距,将最大光圈值拓展至F/1.6;反观隔壁小米,虽然同为一英寸的底,但由于原生等效焦距为23mm,故其最大光圈值为F/1.63。

不管怎样,这个主摄光圈值加上RYYB增益,结合潜望的超大光圈设计,那么华为追求的就是超大进光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进光量优势,就是华为这次主打的“风驰闪拍”功能之硬件基础,结合华为新开发的 XD Motion 运动引擎和长短曝光机制(上图所示),就构成了软硬结合之闪拍体系。

华为这个闪拍是常驻拍照的功能,而且是后置三摄全都支持,用以捕捉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画面;此外还设有一个专门的闪拍模式,用以拍摄难度更高的超高速运动场景。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闪拍功能确实牛,虽然别家旗舰通过专业模式调整快门时间也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效果,但从打开相机到抓拍结束的时间跨度而言华为这个功能明显更实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其实华为 Pura70 Ultra 的主摄,除了IMX989没调好导致极限暗光场景表现不理想之外,并没有其它明显短板;甚至除了“风驰闪拍”功能之外,还有其它差异化明显的大亮点!

  • 例如华为官方有宣传的2500万像素“高画质模式”,该功能对于解析力的提升可谓立竿见影!还有其夜间压高光的表现,也明显优于绿厂和小米的超大杯旗舰。

只可惜,在潜望方面为了极限减薄华为大幅牺牲了镜头解析力,但因此获得了业界最大的潜望镜头光圈——有利于夜景性能和闪拍功能,此外长焦微距功能依然是其一大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 P30 Pro 之所以会是巅峰就很简单了,毕竟那时候既有业界独一档的IMX600y超大底RYYB主摄传感器,又有超大光圈主摄镜头外加震撼的潜望长焦,国内外谁敢争锋?

当时国外的情况是,苹果那边当家的为 iPhone Xs Max 而三星那边则为 S10+,这两者全都是小底主摄加2倍直立长焦的配置组合,所以完全没法比。

反观国内阵营,蓝厂那时候还在折腾天马行空的 NEX 双屏版,小米则是在小米9系列这个漩涡里自顾不暇,至于绿厂那边更是离了大谱——旗舰系列竟直接在2019年断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