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婉是孙中山先生和原配妻子卢慕贞所生的次女,也是他最小的女儿,但非常可惜的是年纪最小的孙婉却没有得到父爱。孙中山先生和孙婉之间有些小矛盾,以至于孙中山临终之际还在呼喊:“婉儿,婉儿快来,婉儿快来,我这辈子亏欠你最多……”

在父亲、丈夫接连去世后,孙婉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派人邀请孙婉移居台湾生活,并承诺给她“赠金建屋”。孙婉委婉拒绝,随后给邓小平写信,希望能得到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先生

那么孙中山先生和孙婉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矛盾?孙婉为何要拒绝蒋介石的邀请?邓小平又是如何回复的?

孙中山和孙婉因何产生隔阂?

孙婉1896年11月12日出生在美国檀香山,是孙中山先生和卢慕贞所生的小女儿。值得一提的是,孙婉和父亲孙中山是同月同日出生,但她出生的时候父亲却不在身边,而是被囚禁在清政府驻英国伦敦公馆。

孙婉虽然年纪是最小的,但她却没能得到父爱,在她12岁之前只见过父亲两次,这也导致她对父亲的印象很浅。孙婉从小就跟着母亲卢慕贞住在伯父孙眉家中,她甚至将对父亲的爱都放在伯父身上。

当卢慕贞得知这件事后十分慌张,连忙对孙婉说:“婉儿,你的父亲不是孙眉伯伯,而是孙中山,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他现在很忙,没空回来看你,但妈妈相信他是爱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婉似懂非懂,但却渐渐将“孙中山”这个名字放在心中。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她逐渐发现父亲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上,而且是被政府通缉的人物。尽管母亲经常教导自己父亲是一个英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但当孙婉在报纸上看到有关父亲不好的消息后,内心还会有所波动。因为在一个小孩子的心中,和政府作对的人就是坏人,连父亲也不例外。

在孙婉16岁那年,孙中山被迫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将手上的权力交到袁世凯的手中。此时的袁世凯为了收买人心,特意批准孙中山的儿子孙科能够以“勋人子弟”的身份官费去美国留学。孙科去美国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妹妹,他十分心疼这个从小就失去父爱的妹妹,所以对她格外宠爱。因此,孙科还给妹妹孙婉争取到了去加州国立大学读书的机会。

孙科去美国后变得异常忙碌,不仅要学习,还需要参加课外活动,所以很少有机会照顾妹妹的生活。得知这一情况后,孙中山让在美国筹措资金的黄兴安排人照顾女儿的生活,黄兴看来看去,决定将这一重要任务交给王伯秋。

令孙中山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做的这个决定会让他后悔终生。

王伯秋1884年出生在湖南想象,父亲王谨巨早年追随曾国藩办团练,后来担任常熟镇总兵、淮北水军统领等等,还曾被清廷封为“建威将军”。王伯秋从小聪明好学,记忆力超群,先是在杭州武备学堂读书,然后去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同盟会,并结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爱国人士,深得孙中山的器重和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伯秋

王伯秋从日本学校毕业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继续深造,也正是如此,黄兴才决定将照顾孙婉的任务交给他。孙婉在美国孤苦无依,哥哥整天忙碌没空关心自己,只有王伯秋每天接送她上学,还细心照顾她。于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她爱上了这个年长自己12岁的男人,并陷入爱情无法自拔。

孙婉和王伯秋,一个青春活力,一个年少有为,本应是非常般配的一对,但非常可惜的是王伯秋已有妻儿。当孙中山得知王伯秋早在15岁,就在老家和一位名叫李澄湘的女子结婚后,坚决抵制一夫多妻的他怎么也接受不了自己的女儿给别人当二房,于是连忙给孙婉写信:

“王伯秋已有妻子,爸爸最是反对一夫多妻,你怎能给别人当二房?我建议你尽快回国,我替你把这件事处理妥当。”

对于父亲的反对,陷入爱情中的孙婉很难接受,尤其是她从小没有享受多少父爱,这样令孙婉感到父亲是一个只顾自己主张,不顾儿女幸福的“冷漠人物”。

孙婉在气头上给父亲回信:“不管您怎么说,怎么反对,我都决定和王伯秋结婚!你既然决定关心国家那就不要关心我,也不要干涉我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婉

就这样,一段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开始了。婚后的孙婉和王伯秋很是恩爱,他们的感情也没有因为孙中山的反对就逐渐破裂。然而随着王伯秋回国、孙中山的强烈反对等原因,王伯秋只好和孙婉离婚,随后带着一双儿女离开。

这是孙婉的初恋和第一段婚姻,没想到最后却被父亲残忍破坏,说不恨对方是不可能的,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令她更难原谅父亲。尽管孙婉已经和王伯秋离婚了,但她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对方。

王伯秋本来身为宋教仁和黄兴的骨干,在同盟会和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但却因为“重婚”而受到其他人的排挤。孙婉得知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她对父亲和哥哥的成见也越来越深。

1969年,此时已经73岁的孙婉对女儿说:“当年我和王伯秋离婚的时候,是对你外祖父有意见的……”

孙中山临终之际,喃喃自语:婉儿,婉儿快来

1920年,身处上海的孙婉陷入两难境地,究竟是留在上海照顾一双儿女,还是去澳门侍奉年迈的母亲?经过一番纠结和考虑,孙婉决定去澳门侍奉母亲卢慕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恩赛和孙婉

1921年,孙婉来到澳门陪伴母亲,并和母亲住在孙公馆。孙婉没想到的是,她在这里会遇到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也是陪她度过几十年光阴的爱人。

起初孙婉并没有考虑过个人问题,她心中还记恨着父亲,因此对婚姻没有向往。孙科见妹妹整天郁郁寡欢,便决定给她介绍一个对象,解决她的婚姻问题。后来在孙科的介绍下,孙婉认识了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戴恩赛

戴恩赛1892年出生在香港,比孙婉大4岁,曾在育才书社读书。1913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堂毕业后来到北京清华留美预科学校读书,成绩十分优异。1914年,戴恩赛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于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

戴恩赛回国后在广州军政府外交部工作,担任外交部秘书一职。在广州工作期间,他和孙科相识,因为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两人很快成为好友。随着慢慢的接触,孙科认为戴恩赛又高又帅,才学、品性都是不可多得的,便决定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

这天,孙科找到孙婉,并告诉她:“妹妹,我给你介绍个人,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还是个博士呢!”孙婉并不想谈恋爱,便说:“哥哥,我没什么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科

见孙婉一脸没兴趣的样子,孙科不放弃,继续说:“妹妹,这个人很优秀的,你就给哥哥一个面子,去见见吧。如果真的不喜欢就回来告诉我,好吗?”孙婉无奈,只好说:“那好吧,我就去见见,不喜欢你也不能勉强我。”

孙科笑着拍着胸口,说:“妹妹放心,我什么时候做过让你不高兴的事情?”

不久后,孙婉和戴恩赛在一间咖啡店见面了,两人见到对方都是有些惊喜的。这次见面令孙婉对戴恩赛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接下来两人频频见面、约会,确定恋爱关系。

1921年3月19日,孙科在澳门孙公馆为妹妹孙婉和戴恩赛主持了结婚典礼。孙婉和戴恩赛是恋爱结婚,不仅得到父母的同意,还得到卢慕贞的重视。在两人结婚前,卢慕贞还特意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

第一、婚礼要在澳门孙公馆举办;
第二、让孙科当孙婉和戴恩赛的主婚人;
第三、结婚后要长居澳门。

这三点说简单简单,说困难也是非常困难的,就拿长居澳门这一点来说,对戴恩赛来说就有些困难。但尽管如此,戴恩赛对于岳母提出的要求还是满口答应,因为他非常爱孙婉,只要能娶孙婉,让他做什么他都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和宋庆龄

值得一提的是,在孙婉和戴恩赛结婚之前,她还特意给父亲孙中山写去一封信:“我就要结婚了,但我不希望你出现在我的婚礼上……”这封信充满孙婉对父亲的怨恨。而孙中山在接到这封信后,没有说什么,只是长叹一声看向窗外。

女儿怨恨自己,孙中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惆怅被宋庆龄看在眼中。于是在孙婉结婚前,宋庆龄提笔给孙婉写去一封信:

“你父亲和我得知你要结婚后十分高兴,特寄去4000元礼金,祝贺你新婚快乐。正如你父亲所说的那样,这是你的嫁妆。”

当孙婉和戴恩赛在澳门举行婚礼之际,孙中山突然通知政府的一部分官员:“今天中午到我家吃饭。”当人到齐后,孙中山笑着说:“今天请大家来吃便饭是有喜事,我的女儿孙婉和戴恩赛博士于今天结婚,事先没有通知大家,是担心大家送礼物……”

在座的官员听后感慨万千,更加佩服孙中山的为人和处理事情的方式。